市获得金融服务工作专班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政策创新、服务升级、机制优化等方面,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市场主体注入强劲发展动能。三年来,累计投放省级“双稳基金”担保贷款17.59亿元,惠及850家企业。构建覆盖全域的首贷续贷服务体系,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支撑。
在推动政策创新方面,该专班全力推进省级“双稳基金”担保贷款政策落实,通过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累计为850户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17.59亿元,业务量稳居全省前列。针对融资难续贷难问题,构建“市级统筹+县域覆盖”的首贷续贷服务中心网络,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引导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有效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方向,构建特色化金融产品矩阵。设立科技创新创业产业引导基金,创新推出“黑河新质贷”等积分制金融产品,科技贷款余额31.7亿元,同比增长28.9%,科技型企业融资获得感显著提升。绿色金融领域实现爆发式增长,绿色贷款余额达29.3亿元,同比增长11.2%,助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普惠金融覆盖面持续扩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4.48%,增速领先各项贷款平均水平16.87个百分点。
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引导作用。担保费率降至0.43%的历史低位,支农支小业务占比达100%,切实缓解融资贵问题。企业上市培育工程扎实推进,拟上市后备企业达77家。13家挂牌企业完成资本市场布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结算量同比增长51.2%,近三年,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年均增长65.5%,彰显了沿边开放金融新优势。
此外,该专班联合人行、金融监管、科技等部门建立跨部门金融创新工作小组,推出23项创新举措。成功争取国际金融组织低息贷款12692.3万欧元,获中央财政普惠金融示范区奖补资金2500万元,为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质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