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辉区林业和草原局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治方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监测预报、检疫执法、科学防治等工作取得实效。
抓预报,强化监测体系建设。依托爱辉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根据全区森林资源分布状况,积极发挥生态管护员作用,优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布设,完善监测体系,实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格化管理,全面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发生趋势、科学预测预报。通过多种措施为实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大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力度,去年在公路、公园、木材集散地、乡镇(林场)交通沿线等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风险性大的重点区域设置36个固定监测点,目前为止全区没有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危害发生。
抓责任,强化防治任务落实。为全面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扩散,林草局坚持“早准备、早预防、早治理”的防控原则,科学谋划、层层落实防控责任,根据全区林业有害生物特点,科学制定《爱辉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倡导采取无公害防治措施,主要使用阿维菌素、苦参碱烟剂、鼠道难、鼠不育剂等药剂,同时悬挂人工鸟巢、设诱捕井等人工物理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024年爱辉区共发生森林病虫鼠害总面积2.69万亩,防治森林病虫鼠害总面积2万亩,平均防治率为74.3%。主要种类为兴安落叶松鞘蛾、黄褐天幕毛虫、舞毒蛾和鼠害。
抓治理,强化源头检疫力度。为从源头上防止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严格落实苗木产地检疫及复检工作。在春秋季造林关键时期,深入育苗现地,对所有林场、乡镇和个体苗圃进行检疫检查,做到不留死角死面,严把起苗、出圃、运输和上山造林四关;认真开展调运检疫工作,调入的苗木须经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复检合格后,方能用于造林绿化。2024年春秋季完成产地检疫面积共150.8亩,育苗总数1925.5万株,检疫率达到100%。
抓意识,强化森防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学习。通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牌、宣传条幅、宣传海报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广泛宣传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等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开展林业有害生物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市区等相关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有利于森防工作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