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民族特色村寨 共促乡村振兴发展
——爱辉区外四道沟村荣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爱辉区瑷珲镇外四道沟村村民委员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外四道沟村是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近年来,外四道沟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强边固防、兴边富民、乡村旅游发展等工作紧密结合,立足民族特色,以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农业,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使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红色领航,绘制民族团结“同心圆”
外四道沟村党支部坚持“抓好党建促发展,边疆民族共繁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推动铸牢主线融入全局。
坚持党建统领抓机制。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向,落实兴边富民政策,加快抵边民族村发展,探索实践党建+民族团结“同心圆”载体,提出“一中心三服务四促进”工作法,以党支部为中心,团结带领全体党员,服务企业、服务合作社、服务群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民族福祉提升,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强化思想教育抓宣传。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红石榴”政策宣传队,制订分类定向学习计划,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村企学习同步,党员群众全覆盖,全面提升村民“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观念。
丰富文化活动抓阵地。发挥历史文化名镇、俄罗斯族特色村寨等优势,突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新建村级活动场所,全方位打造各族群众学习之家、教育之家、活动之家。充分利用“契科夫书房”各类藏书,对村民进行基本道德规范、社会荣辱观、民族宗教政策、民主法治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
共富共享,走上乡村振兴“快车道”
外四道沟村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提升村民自治实践和改革结合起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帮办一批民生实事,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30余次,办理民生实事130余件,解决群众诉求20余项;帮扶一批困难群众,通过农户企业结对模式,推动辖区企业吸纳村民务工30余人。
发展一批民族产业,将壮大集体经济和促进产业振兴有效结合,10余个助农产业项目落地实施。着力打造“一区、一园、一街、一居、一林、一滩、一营地”,即产业融合示范区、四道沟庄园、俄罗斯商业一条街、龙江民居、白桦林景区、沙滩浴场、中国瑷珲国际汽车营地,开发“七个一”旅游精品线,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式全域旅游新格局,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拉动农民务工100余人次,增收200余万元,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了解民族故事、滋养民族精神、体验民俗文化,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实体化、具象化,实现了以文旅促消费、促交往、促融合。
共建共促,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
外四道沟村党支部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内涵、拓展创建领域、创新创建模式,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在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实践中,努力形成全村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
结合边境实际,开展以“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为主题的“红旗飘飘”工程,在党员、各族群众家中悬挂国旗,定期组织开展升国旗仪式,村组召开会议前唱国歌,增强各族群众爱党爱国意识。发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治理模式作用,深化落实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网格化防控举措,各族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巡边守边,构建了“村党支部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护边防控“众参与”氛围,并设置网格信息员,有效建立以防为主的边境治安管控信息预警机制,为打造“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