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担当书写“工会答卷”
——市总工会优服务展作为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总工会紧扣时代主题,在强化职工思想引领、组织职工建功立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夯实工会组织基础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求突破,努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工作成效,彰显责任担当。
强化职工思想引领 在坚定政治方向上体现“工会站位”
“巾帼匠心逐梦 强国复兴有我”巾帼劳模工匠进企业宣讲
市总工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组建全市劳模工匠宣讲团,开展劳模宣讲进基层进校园、家风建设等宣讲活动14次,覆盖职工2.7万名。打造工会思想政治引领新范式、新品牌,组织百名劳模工匠和先优职工进行主题为“强国振兴有我勇担责任使命”的职工岗位“云讲述”活动,点燃全市广大职工奋进激情,筑牢“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建立市、县、基层三级工会媒体宣传矩阵,强化工会舆论传播建设和品牌工作宣传,年初至今刊播稿件180余篇。工人文化宫职工文化服务主阵地作用发挥明显,承接承办各类大型职工活动17场。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为职工干事创业鼓足精气神,积极投身“五个黑河”建设。
围绕中心工作任务 在动员职工建功上吹响“工会号角”
消防劳动技能竞赛现场
市总工会高标准谋划劳动竞赛,市本级先后启动了中俄俄式西餐烹饪大师赛、中俄护士岗位技能竞赛、公路养护技能竞赛、广播电视技能大赛、园林技能竞赛、森林消防专业队员岗位比武大练兵暨职业技能竞赛等6项技能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全市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培育北疆新质生产力。在选树典型上下功夫,认真开展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的推荐评选工作,1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个集体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2人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1个单位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状;4个集体被授予省工人先锋号称号。发挥劳模工匠人才的引领作用,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开展企业技术需求调查,为企业提供入会建会、帮扶慰问、文化进企等服务13次,搜集整理的25条信息被省总工会全部采用。关心关爱劳模,发放劳模补助金、荣誉津贴、慰问金等18.99万元。
深化职工服务维权 在竭诚服务职工上释放“工会温暖”
环卫工人在职工驿站阅览
市总工会做实做强职工“娘家人”品牌,深入推进“两节”送温暖、金秋助学、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动、“五一”关爱等走访慰问活动,为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艰苦岗位等职工群体,发放中央、省专项、送温暖等资金499.2万元。持续开展女职工关爱服务,加强对女职工及其子女人文关怀。联合举办省市县三级联动大型招聘会、春风行动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依托“工桥通业”线上招聘平台,提供就业岗位1100余个。组织210名劳模(职工)和技术工人休养,为劳模和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工会驿站运维管理,为40家驿站更新药品,更换标识。完善“五师一室”人才建设,打造了一支涵盖法律、心理、就业指导等91人的专业人才队伍,为职工维权提供人才支撑。在俄罗斯阿穆尔工会联合会建立“职工维权服务阿穆尔州总站”,设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室和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室,帮助驻外中资企业和职工排忧解难。联合法院、律协走进涉外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深化劳动关系领域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召开全市工会系统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座谈会,与机关各部室、县(市、区)总工会及市直部分重点企业工会签订《2024年度工会劳动领域维护政治安全工作责任书》,将责任层层传导到位。强化劳动关系领域预警机制,组建50人的劳动关系信息员队伍,建立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劳动关系监测点8个。加强部门协作,倡议省内沿江沿边城市总工会,建立黑龙江省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龙工护盾”联盟,共同筑牢边境城市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防线。
扩大组织覆盖面 在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上展现“工会新貌”
工作人员在“五师一室”调解纠纷
市总工会大力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北疆强基”大抓基层三年行动。广泛调研工会组建、职工之家建设工作,推进我市国有企业、自贸片区企业、寒地试车等新领域企业建立工会组织。推动中小企业协会等单位完成建会工作。扎实推进新业态群体入会,加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工会制度机制,指导市第一人民医院、黑河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有序推进职代会换届,做好工会组织和会员实名制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录入下级工会组织2071个,录入会员9.06万人。推动资源和手段更多向基层倾斜,下拨专项资金,6家企事业单位、新业态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建立职工之家,充分发挥职工之家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协调劳动关系、推动改革发展、履行维权职责等作用。推动2024年工会系统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全市成立蹲点工作组14个,选派20名工会干部分两批赴基层开展蹲点工作,定期汇总上报蹲点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