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奋力谱写新时代黑河新篇章
黑河市生态环境局
生态是黑河的立市之本,是优势所在,更是未来所系。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黑河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和底色,守护身边的绿水青山,就是守护“国之大者”,黑河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决定了我们必须扛起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坚决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坚持把维护生态安全体现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是践行“两山”理念、勇当绿色低碳发展探路者的政治任务,是建设美丽黑河、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现实需求。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工作专班将严格对照目标分解,细化创建方案,有计划、分步骤、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全面展现具有黑河辨识度的创建“加分点”和“闪光点”,全方位、全维度展现黑河创建过程中的新成效、新典型、新亮点。
第二,坚持把维护生态安全体现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坚持统筹治理,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治水、固土、防风险”重点任务,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坚持循环治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体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系统化治理,持续加强“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本底调查评估,确保生态系统结构完整。
第三,坚持把维护生态安全体现在深入实施“双碳”行动。把我市碳达峰试点建设作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以扎实的举措争当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强化顶层设计,认真落实全省碳强度下降目标分解和调度督导,深入推动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着力实施结构调整、源头治理,构建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作为区域资源开发、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和审批的重要依据,源头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坚持把维护生态安全体现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突出重点时段和棚户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个标志性攻坚行动为主攻方向,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通过棚户区搬迁、燃煤锅炉淘汰改造、新能源项目建设、农村散煤治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措施,持续削减替代散煤使用,重点抓好燃煤锅炉、工业窑炉污染治理,加快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有效解决扬尘、油烟等环境民生问题,完善秸秆露天焚烧管控体系,全力守护好“黑河蓝”。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巩固提升重点领域水污染治理成果,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全面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控,严格河道采砂管理。全要素实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善“一口一档”清单,建立全过程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偷排、超排、混排行为,确保入河污染物达标排放。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隐患排查,实施城镇污水管网补短板三年攻坚行动,以消除空白区、混接错接破损和雨污合流制管网新建改造为主攻方向,统筹谋划、重点突破、精准施策,构建完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体系。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深入开展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保障,稳步实施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严格管控类耕地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开展化学品生产企业、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全过程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对农村沿河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开展专项整治,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五,坚持把维护生态安全体现在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严格夯实主体责任,坚决把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工程抓实抓严抓好。认真落实整改责任,严格督促各县(市、区)切实履行整改责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一把手”政治责任,聚焦重点领域,分类施治,明确专人专班专责强力推进,确保问题按期完成整改。严格执行整改方案,科学论证整改路径,认真梳理督察反馈问题和意见,逐条分解任务、逐项列出清单、逐一细化措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实施挂图作战,加强跟踪问效,确保整改清仓见底、不留死角。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全面建立长效机制,把建章立制贯穿全过程,不断完善督察整改督导和验收销号等制度机制。统筹推进复杂症结问题,推动历史遗留复杂问题标本兼治。
第六,坚持把维护生态安全体现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联防联治机制,强化行刑衔接,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各项工作机制,严厉制裁和惩处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推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事后严惩。健全执法监管模式,健全新型监管机制,推进“互联网+执法”。依法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推动排污单位按证排污、持证排污,自证守法。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推进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生态环境统计、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执法等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深度衔接融合。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积极践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广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研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水、土壤、大气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统筹科学研究与生态环境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