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杀年猪吃细粮,过年是买花布裁新衣,过年是看春晚包饺子,过年是睡到饱玩到嗨……春节——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过年的形式也不同,相同的是,谈起春节时,洋溢在人们脸上幸福的笑容。
这个春节,记者走进寻常百姓家,听他们说说“年”。
93岁高龄的晋秀荣记忆中的春节,一半是苦涩,一半是甜蜜。出生在战争年代的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从未有过一个像样的春节。老人回忆道:“那时候我在老家山东,别说过年了,饱饭都吃不上,一年到头就是跟着我妈讨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虽然没有战乱,但物资极其匮乏,仍是饥一顿饱一顿。
1955年至1960年,为开发建设边疆,国家统一组织了支援边疆垦荒活动,山东是重点支边省份,老人因此举家来到黑河,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后,晋秀荣一家的生活逐渐好转。“我在生产队当了妇女社长,带大伙儿种高产菜,唱劳动号子,干活儿可有劲儿了。”老人感慨道:“到了一九七几年,过年就能吃饱了,偶尔能做件新衣服。现在更是不愁吃穿。”老人的眼眶微微泛红:“现在这么好的日子想都不敢想,看咱们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我要努力再多活几年。”
86岁高龄的宋桂云有着与晋秀荣相似的经历。1972年,宋桂云举家来到黑河之路村。2010年,之路村改造后村民原地回迁,老人说:“活了大半辈子,从平房搬到了楼房,这下不用烧火做饭了,电灯电话也接上了,太方便了。”虽说现在生活富裕了,但老人在艰苦年代养成的节约简朴的美德却一直保留着。“现在过年大鱼大肉的,但我还是觉得,粗茶淡饭就挺好。”
“70后”吴万霞是宋桂云老人四个子女中,唯一在黑河出生的孩子。提到过年,她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都盼年,我妈会买布做衣服,每家都包黏豆包,和一帮小孩拿着黏豆包放炉子上烤,咬一口老香了。”那时还没有春晚,过年能吃到细粮和肉菜,和小伙伴们成群结队玩耍,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
上世纪80年代,黑河凭借沿边优势涌入了改革开放的热潮,时至今日,1987年在黑河码头“西瓜换化肥”的新闻还为人所津津乐道。宋桂云的外孙女张金玲就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关于春节,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双50元的小皮鞋,她笑着说:“六年级那年,最流行红喇叭裤,就配黑皮鞋最好看,那天市场就剩最后一双了,穿上有点挤脚那也让我妈买,穿上那个高兴啊。”
如今,张金玲早已不是闹着买皮鞋的小女孩。在家,她是张罗年夜饭的一把好手,在外,她是一名热心服务居民的网格员。
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播出,彼时电视尚未普及,张金玲也曾到邻居家“蹭”电视。对“90后”而言,电视已不再是稀罕物,电视的形态也从“大脑袋”变为超薄液晶屏,但进入而立之年的“90后”们,春节却不怎么看电视。从青岛回家过年的“90后”孙晨阳说:“过年就想和家乡好友们搓麻、玩剧本杀,把一年的烦恼全抛在脑后。”除了放松,“90后”们也主动扛起责任,在节日期间坚守岗位、加入年前扫除大军、掌勺年夜饭……用实际行动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
正在为学业奋斗的“00后”“10后”们则有了更多的选择。“过年我会和同学们痛痛快快打几把排位。”“我买了数字油画和乐高玩具,既能玩也能给家里增加节日氛围。”“快开学了,过年我得好好放松,开学再战!”
时代在变,“过年”的形式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在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上,拼搏奋斗的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