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达斡尔语把春节称为“阿涅”,意为岁首,是达斡尔族最为重视的节日。喝了腊八粥,达斡尔族群众就开始了忙年的节奏。1月21日一大早,爱辉区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坤河村的姚静和三位姐妹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来到“哈尼卡”(纸偶)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月华家中,剪窗花、制作“哈尼卡”、玩“嘎拉哈”,五位达斡尔族妇女忙得不亦乐乎,古朴的老屋年味儿十足。
在“阿涅”期间,达斡尔族会开展多样的娱乐活动。青少年成群结队打曲棍球;妇女们聚在大炕上制作“哈尼卡”。朱月华说,“哈尼卡”剪纸是达斡尔族特有的手工艺品,同时也作为达斡尔族女孩独有的“芭比娃娃”,陪伴她们度过欢乐的童年。
玩“嘎拉哈”
朱月华家有十几个“嘎拉哈”,她笑着说,很多年轻人都不认识“嘎拉哈”,更别说“嘎拉哈”的各种玩法了。在朱月华这代人的心中,“嘎拉哈”这种达斡尔族传统的游戏,既是一份记忆也是一种传承。“嘎拉哈”达斡尔语称为“萨克”(兽踝骨),是用猪、羊、狍子等动物的踝骨制作的一种传统玩具,过去达斡尔族人家几乎都有上百颗“嘎拉哈”作为孩子们的玩具。每到过年,朱月华都会约儿时的伙伴玩上几局。
干干净净好过年
达斡尔族非常讲究卫生整洁,玩完“嘎拉哈”,姚静和几个姐妹帮月华大姐打扫屋子,扫尘、擦窗、洗被,干净整洁的小屋沉浸在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中。
收拾完屋子,朱月华带着大家在屋子里载歌载舞。“这种行云流水般的舞蹈,名为‘鲁日格勒’。”朱月华说,舞蹈动作基本来源于达斡尔族人的日常生活,舞蹈中劳作、挑水,以及模仿鸟类飞翔的动作,无不生动地刻画出达斡尔族人的生活状态。
跳一段舞蹈乐开怀
朱月华说,虽然达斡尔族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同汉族逐渐融合,但在庆祝节日活动中还是保留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习俗。达斡尔族的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就是柳蒿芽汤和手把肉,相传柳蒿芽是达斡尔族的“救命草”,每到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熬上一锅鲜美的柳蒿芽汤来铭记过去、感恩生活,孩子们也在长辈讲了一遍又一遍的故事里,慢慢长大。
姚静感慨地说,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坤河村的达斡尔族人民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春节的传统习俗也一代代传承下来,希望这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绽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