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担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开设“党旗耀边疆——理论大家谈”专栏,聚焦重要思想、重大部署、重点工作,陆续刊载全市组织人事干部优秀评论文章,全面深入阐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路举措、方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思其中的辩证关系,学是前提,干是目的;学是基础,干是延伸;学是核心,干是关键。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效,就能使我们的事业谋民福助民富顺民意得民心。
实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精研善成,要有一往无前的冲劲。实干是检验每一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准,实干是对事业最美的诠释,最大的担当。有多少担当才能干成多大事业,有多少实干精神才会有多大事业成效。党员干部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不能满足于“吹口哨”“喊口号”“打嘴炮”,遇到困难就心存顾虑,畏手畏脚,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迟缓、怯于作为,甚至止步不前。而是要不管面对什么困难,什么考验,都牢记我是谁、为了谁,意气风发地去干,满怀激情地去干,加强调查研究,在学习和实践中找思路,想办法,创造性地把地方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方案和推进措施,释放发展动能。把理论付诸实干需要莫大勇气,牢固树立造福于民正确政绩观,才能“不诱于善,不恐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
实干不是被动负重,而是乐在其中,要有勇毅前行的闯劲。实干是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苦熬”则是消极失落,不思进取的负面心态。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的价值在于为人民谋幸福,实现方式是在各个岗位无私奉献。如果把这种奉献看作是负担,则处处负累、苦不堪言。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干出来的,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仍然要靠实干。我们党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大历史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是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心心念念放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职尽责,开创事业新局面。我们有幸在党的领导下,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推进着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惟有以乐于奉献彰显公仆情怀,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不断作出新业绩新贡献,才能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
实干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脚踏实地,要有担当作为的拼劲。我们谋划推进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为老百姓做多少好事实事是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评判。有些事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需求,还要看是否有后遗症,是否“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罗乱”。“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提出的思路、政策、方案符合客观规律,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压下来,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实干不是忽冷忽热,而是笃行有为,要有坚持坚守的韧劲。纵观我党发展历程,蕴含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坚毅顽强、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尤其需要我们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像骆驼那样知重负重、苦干实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像骆驼那样铸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把绊脚石转化为垫脚石、助力器、永动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存在?为什么能在白色恐怖中迅猛发展?为什么能在内外干扰中取得辉煌成功?因为共产党人最有恒心和韧性。面对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共产党带领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不畏艰险,勇于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希望。正是由于革命先辈不懈努力,中国得以取得一个又一个巨大成就,扬眉屹立于世界东方。取得这些成就,不是天赐良机,不是机缘巧合,而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在不同历史时期,用“俯下身子拼命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公仆精神垒砌而成。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前途命运最黑暗时刻,依旧坚守信仰,无数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汇聚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唤醒和引领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持续繁荣发展。正因为一如既往地传承和坚守共产党人忠诚为民的使命与初心,我们铺就了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康庄大道,赓续着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
实干不是特立独行,而是情系百姓,要有胸怀天下的心劲。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依靠14亿人民的团结奋斗。无论是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还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去的坎”。放眼今日中国,这些理念宣示,正转化为实际行动。从“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到完善协商民主,再到“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人民群众的参与,汇聚成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合力。在更大的坐标系中审视,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近80年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沿着这条历史轨迹,不断开创执政为民新实践、新成效、新境界,不断汇聚14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弘画卷。
山再高,往上攀,终将登顶;路再远,走下去,必抵目标。奋进新征程,面对前进道路上“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各种考验,只要每位党员干部都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甘做党和人民忠实的“骆驼”,就一定能汇聚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跨越一山再登一峰,跨越一泽再迈一壑,带领14亿人民共同完成强国复兴的神圣使命。
(作者单位为中共黑河市委讲师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