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里养“爱犬”的家庭越来越多,不拴狗绳、随地便溺、狗咬纠纷……种种不文明养犬引发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规范文明养犬的问题,越来越被“提上日程”。
就规范文明养犬,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黑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二十四条有着明文规定:公民应当文明养犬。《条例》强调,在城市建成区饲养犬只,要遵守“携带犬只出户应当束长度不超过两米的犬链,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牵领并主动避让他人;及时清除犬只排放的粪便;携带犬只(导盲犬除外)不得进入商场、医院(宠物医院除外)、学校、幼儿园等公共场所和其他设有禁入标识的场所,不得乘坐公共汽车、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出租汽车的,应当征得驾驶人同意”等行为规范。
为了进一步规范养犬,今年8月以来,市公安局发布了关于规范城区养犬的通告,并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城管执法局等相关单位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我们迅速组织市区分局和城区派出所,通过车巡、步巡和定点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携带犬只出户未束犬链、犬只未登记、携犬进入公共场所及设有禁入标识的场所进行了集中整治。”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叶明告诉记者,集中整治行动以黑龙江公园及江堤为重点,辐射到居民小区、大型公园、商业步行街等区域。截至目前,劝阻不文明、规范养犬行为397人次,办理犬只登记2585只。
“整治不是目的,我们想通过整治行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养犬意识。”
叶明说,为了进一步倡导文明养犬,市公安局印发《关于规范城区养犬的通告》宣传单及海报1.7万份,张贴公告800份,在市区江边及公园等重点场所安装禁止遛犬警示牌108块,并会同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文明养犬、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我们工作人员经常会在业主微信群内发布文明养犬的温馨提示,并且配合民警、网格员主动规劝业主遛狗不拴绳等不文明行为。”尚品世纪经典物业经理钟明表示。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社区民警广泛发动网格员、物业公司、业主管理委员会、志愿者等力量开展犬只摸排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在入户走访摸底过程中,积极引导养犬人自觉遵守文明养犬规定,纠正各类违规养犬行为,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养犬人一对一开展宣传教育。
规范文明养犬,是维护良好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文明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共同认知和共同行动的一种“新时尚”。“我每天都在江堤遛弯,之前看到江边草坪上很多遛狗的不拴狗链,最近这一阵明显少了许多,也让人安心了许多。这才是文明城市里养狗应该有的样子。”市民王祥安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