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朵“花儿”都尽情绽放
——爱辉区“365+n”机制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环境育人,全方位助力。近年来,爱辉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不断完善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保护体系,拓展帮扶范围,形成了具有爱辉特色的“365+n”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机制,让未成年人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三支队伍建强关爱保护“主阵地”
着力构建“政府+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建强了爱辉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主阵地”。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常委会、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定期研究未成年人工作,针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对象中的未成年人实施大病保险报销倾斜政策。建有社区家长学校36所,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89个,组织培训259场次,覆盖16500余人次,成立青少年心理辅导站,依托“家长心灵驿站”开展一对一咨询、共享家庭讲座等活动100余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七彩微心愿”“爱辉有爱‘益’起圆梦”行动,实现困难学生“微心愿”900余个,让困境儿童学有所获、困有所帮、爱有所依。
六大体系护航健康成长“主引擎”
聚焦学校、家庭、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着力构建“大儿童”保障体系。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调整课程设置层次,系统进行政治、法纪和心理教育等。深入实施“好家风传播工程”,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家风家训展示巡讲等活动140余场。动员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热心人士持续开展“百家牵百童”“三留守”等特殊群体关爱帮扶活动,受益儿童6500余人次。对辖区互联网进行监测,及时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相关舆情信息。全面落实困境儿童生活、教育、医疗等保障制度,并将贫困家庭儿童及时纳入低保、临时救助等保障范围。13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52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热线”,推进“一号检察建议”落地生根,助推“法治校园”建设。
五色教育调浓培育传承“主基调”
全力推进“银色冰雪文化教育”“金色传统文化教育”“蓝色美育德育教育”“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绿色生态文明教育”,让青少年学习技能、养成习惯、培养情感、锻炼体魄,切实打牢人生底色。将冰雪项目纳入教学计划,形成“冬冰夏曲”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文化纳入校本课程,结合“我们的节日”,推进“非遗进校园”“戏曲进校园”“墨香进校园”等特色活动。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共学法”等法治宣教活动,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开展“瑷珲小将军”红色文化研学营、“英雄儿女赓续瑷珲精神血脉”党史学习教育课等实践活动。组建“红领巾”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我为班级添抹绿”“我帮小鸟建新家”等劳动实践活动。
N项举措构建宣传教育“主旋律”
把文明创建、典型评选作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全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后入选省级抗疫雷锋志愿服务少年2人、新时代龙江好少年2人、新时代黑河好少年14人。在充分利用电视、网站、微信等主要传播媒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今日头条、视频号等受众广泛、传播迅速的新媒体平台,全面展现未成年人工作蓬勃发展的生动画面。爱辉新闻、爱辉发布等开设未成年人专栏,发布相关稿件百余篇、原创公益广告50余篇,有效引导未成年人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