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样板” 服务“幼苗”成长
——北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特点鲜明特色突出
“五老”报告团走进学校、社区、乡村宣讲百年党史报告80余场,受众2万余人;“五老”法治讲堂线上线下宣讲12场,受众近万人;“五老”在老干部党总支网上公布自己撰写的80多条家规家训,传播正能量……
图为北安市关工委组织“五老”和青少年参观雷锋 精神纪念馆(资料片)
北安市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实施“五老关爱工程”、拓展“乡村振兴五老行动”,倾力把关工组织打造成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样板。
优化队伍,凝聚组织号召力,“五老”队伍更加成熟壮大。北安市委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实行规划部署、检查指导、考核验收、表彰奖励“四统一”。为提升“五老”素质,发挥应有作用,该市关工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培训关工干部和“五老”300余人次,为更好地服务广大青少年凝聚起坚强力量。
发挥引领作用,“老少同声颂党恩”的时代强音持续传递。北安市组织“五老”把“红色课堂”打造成“精神课堂”“时间课堂”,各级“五老”报告团深入学校、社区乃至田间地头,开展观看红色电影、讲述红色故事等活动;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担任劳动课辅导员,带动学生参加劳动实践;“五老”成员在铁西小学开设课外剪纸课,弘扬国粹,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增强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发挥纽带作用,“长辈尽责优教·晚辈感恩尽孝”的精神内涵不断丰富。线上,“网上课堂”推出每月一课“五老”讲家风、关工委直播间直播家风家教讲座、“五老”在网上为中小学校进行家教直播讲座;线下,“五老”报告团先后深入学校、社区开展11场次家风专题讲座,教育广大青少年懂感恩、更自信,听党话、跟党走,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志气的时代新人。
发挥优势作用,“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末梢神经全面激活。北安市关工委联合司法局、团市委、妇联组织、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开展“八五”普法、“两法”宣传、现场普法等各类活动,受教育学生和群众近万人。同时“五老”法治讲堂以宣传“未成年人两法”为契机,组建1个市级法治宣讲团,15个法治宣传小组线上线下宣讲12场,受众近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