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硬骨头”闯出创新路
——北安市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家级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工、创新打造农业生产托管垦地合作模式、“从延安到北安”红色品牌纵深发展、乌裕尔河专项治理成果经验获全省推广……乘着深化改革的东风,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美好画卷在北安大地跃然舒展。
北安市在经济、现代农业、文化、民生、生态环境等领域,坚持以改革破局开路,一批“老大难”“硬骨头”问题逐个击破,一批探索性、突破性的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改革样板相继涌现,北安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协同联动、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改革红利加速释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北安市将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形成了市委深改委牵头抓总、专项小组积极推动、深改办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既有总体“效果图”,又有细化“施工图”,更有跟进“落实图”。今年,该市聚焦妨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弊端、对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针对百姓关切的重点领域,找准关键点、挺进深水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工作方案和改革举措,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改革破解难题、激发发展活力。
随着“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一系列为政府“瘦身”、为企业“松绑”的政策渐次落地,激活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荣获“全省十优”荣誉,打造了北安式政务服务品牌;国家级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实现全省率先开工;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被省发改委推荐参加全国先进集体评选;北安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上榜省工信厅第一批省级绿色制造名单。
农业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生产托管垦地合作在央视一套焦点访谈中播出,农业农村部官网、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先后推广;获全省大豆大垄密植技术模式提产增效示范县,在央视一套《端牢中国饭碗》系列节目中播出;赵光镇赵光村作为整村推进试点实现粮食增产182万斤,其中,大豆示范地块最高单产452.5斤/亩,同比去年增产132.5斤/亩,亩增收397.5元。
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织密民生保障网。打造“从延安到北安”红色品牌,两地实现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交流合作;志愿服务队“大礼包”项目获省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奖;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被授予省、黑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荣誉称号;省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无纸化成果获省级认可并推广;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第十三届扬子江心脏论坛暨“新征程心时代2022房颤中心年度大会”上,被评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家“房颤中心优秀基层单位”;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经验做法被省卫健委和黑河市卫健委采用;被省卫健委、省VTE防治联盟授予“黑龙江省VTE防治联盟成员单位”。
党的建设制度体制改革蹄疾步稳,党的肌体增添活力。人才改革经验登上中国劳动新闻保障网、奋斗网和党的生活杂志;党的建设领域改革经验得到人民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刊发报道;评选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1名,黑河各县(市、区)中仅1人;市委书记进校园线上直播活动,全省县(市、区)排名第一。
生态高颜值不断刷新,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巩固。化肥、农药施用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乌裕尔河专项治理成果经验获全省推广。
社会体制改革多点突破,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北安检察院获“2016—2020全省普法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完善司法救助、帮助农民工讨薪等工作经验得到省检察院认可推广;北安法院创新打造“北法红色映象”党建工作品牌,“惠农暖春”专项活动被《人民法院报》报道。创造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全国人大到北安市进行专题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下一步,北安市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中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指示,强化改革思维、开放理念、向海图强意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增强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北安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