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这条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河流,如岁月蜿蜒流淌,见证城市发展。在2012年至2022年十年间,实现从嫩江县到嫩江市的跨越,经济发展跃升至全省县域经济前列、农业现代化全域提速、城市面貌“精雕细琢”展新颜……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亮色,都是嫩江凝心聚力谋发展的辉煌成绩,勇毅前行谋振兴的精神风貌。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嫩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55.2亿元增长到247.1亿元,增幅59.2%,年均增长7.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6.4亿元增长到9.56亿元,增幅49.4%,年均增长6.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482元增长到29854元,增幅81.1%,年均增长7.5%。今年上半年,嫩江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排名全省第一位。
让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黑土地焕发新活力。在大力创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先行市、努力争当全省现代农业排头兵的目标和实践下,嫩江市粮食生产迎来“十二连丰”,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全域实施、标准化绿色种植技术全域覆盖。绿标送审数量居全国县级单位之首,获批全国大豆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级制种大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800个,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9.52%,被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大力发展“两牛一猪”,制定出台《嫩江市畜牧产业扶持政策》,投资2000万元对畜牧产业实施补贴奖励,支持大洲肉联盘活祥润,延长畜牧业产业链条,现代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让发展向好,产业项目“首当其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嫩江市紧紧围绕“四个产业”补链条、聚集群,抓招商、上项目,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梳理完善13个产业链图谱,瞄准169个目标企业靶向攻坚,大力开展平台招商、节会招商、第三方招商、云招商。多宝山铜矿二期、国道嫩双公路改扩建工程等一批大项目相继投产达效,华安民爆、华民钢球等配套企业做大做强,十六膳杂粮、辰鹰乳业等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逐步壮大,红石砬水电、盈风分散式发电等一批新型清洁能源产业项目投产达效,栗象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地铁北站等商贸物流项目初具规模,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顺利完成。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嫩江市每年民生支出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超九成,落实和推进让民生事业持续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扶贫产业持续增收。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健全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机制,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854元和19284元。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高分通过省和国家验收,完成高级中学教学楼和校园建设、第一中学食宿楼新建等34个教育重点工程以及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新建、中医医院改建等16个卫生重点工程。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五人制足球场、社区健身中心等项目相继建成,145个中心村文化广场、147个农家书屋、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市乡村三级文化体育网络初步形成。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和省级文明城、省级园林城,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东垃圾场升级改造、供水厂升级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完成了部分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易涝点治理、供热管网改造等一批建设任务,建成了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4个城市公园,新增城区绿地面积32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62.89%。
让绿水青山常青常绿,生态文明持续好转。嫩江市加强生态涵养,完成人工造林2.8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1万亩,花卉育苗产苗760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4.4%。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编制,科洛火山森林公园晋升省级森林公园。深入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工程,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打击“三毁”专项整治行动。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种植中草药、山野菜、食用菌、浆果坚果1.5万亩,饲养蓝狐、野猪、鹿、马2.3万只(头),实现产值4亿元。出台了《嫩江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制定了《嫩江市冰雪经济实施方案(2022-2030年)》,铁古砬旅游度假区项目顺利推进,寒地试车让冰雪经济越来越“热”。
十年间,3600多个日日夜夜,造就了新的嫩江市:发展活力强、城市面貌靓、百姓安居乐业。“让嫩江人民更幸福”,接下来,嫩江市将铆足干劲、奋发赶超,风正扬帆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