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党员在城里有了“家”
——孙吴县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搭建“农民党员之家”
孙吴县充分发挥城镇社区枢纽型党建阵地作用,探索开放、集约、共享的管理模式,搭建“农民党员之家”,建立健全进城农民党员共管的服务机制,实现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再升级,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打造党建阵地让托管农民党员“有家可归”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托孙吴镇商茂、光明、新华、永兴4个社区建立“农民党员之家”,为县城周边11个乡镇进城的农民党员提供召开党支部“三会一课”、集中学习、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场所和办公学习设备、远程教育设备以及相关学习资料,确保进城农民党员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训“有家可回”。着力提升“农民党员之家”服务水平,通过开展党课学习、职业技能培训、法律维权讲座等活动,为进城农民党员提供就业指导、权益保障、子女上学等各类帮助服务,积极帮助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困难,让农民党员在城里找到“家”,感受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截至目前,依托“农民党员之家”平台开展党课学习40次,职业技能培训10次,法律维权讲座11次,为有能力务工的农民党员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对因特殊情况导致家庭困难的党员进行慰问和帮扶160余次,让农民党员充分感受到组织温暖、家的体贴,使农民党员更快更好地融入社区支部生活。
完善管理制度,让托管农民党员“有规可依”
建立健全《社区报到制度》《组织生活纪实制度》等管理制度,由各乡镇党委组织进城农民党员持《社区报到证》到社区进行报到、登记。目前,已有11个乡镇237名农民党员在社区报到登记。社区党组织通过建立流入农民党员台账,对长期居住和季节性居住党员分别建立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县委组织部统一印制下发了“农民党员之家”活动纪实手册,记录农民党员参加社区组织生活及其他党日活动情况。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每半年组织所对接乡镇召开一次沟通、协调、反馈工作联席会议,为“农民党员之家”规范化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突出城乡合力,让托管农民党员“有业可为”
建立由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社区党组织齐抓共管的联动体系,每个乡镇党委在社区分别成立一个进城农民党员临时党支部。社区党组织对农民党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定期组织学习、为农民党员过政治生日以及开展各项活动。依托“农民党员之家”,社区党支部和临时党支部共同组织开展党课学习、主题党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以及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环境整治、清洁家园等活动,积极帮助孤寡失独家庭开展各项服务。每季度开展安全、防火禁烧宣传,医疗卫生服务和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广大进城居住农民党员主动融入社区经济社会建设,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党员临时党支部组建了4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坚守社区值守点,争当抗议先锋志愿者,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