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内要闻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行业动态 新闻专题
边境旅贸 文体新闻 全市各地 生态黑河 时空黑河 市长热线 评 论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保持使用公勺公筷、不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 监督就是爱护,公开就是倡廉。 心不贪,利不沾,非法集资莫靠边。 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 全民动员,同筑禁毒防线,人人参与,共建和谐社会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美文共赏
那井 · 那树 · 一篱花
//heihe.dbw.cn  2022-06-24 10:36:32

那井 · 那树 · 一篱花

——老屋的童年记忆

  曾经的那座泥草房随着小城的日渐繁华,在变迁中消失在拔地而起的高楼间,老屋已成为住在心底的永恒,我只能在有梦的长夜里回去看看,找寻那无忧无虑的童年。

  关于老屋的童年记忆,味道是甜的。说起老屋的“老”,是因为在印象里始终觉得它建成在自己出生之前,其实,老屋是父母给我们几个孩子“经营”的幸福,随着时光流逝,老屋也在日月的轮回中变换着它的角色,慢慢老去,老成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思念与牵挂。牵挂房梁上嗷嗷待哺的雏燕张开小嘴等待一顿“美食”;牵挂房草间爬满的葫芦藤下一个个葫芦随风轻摆;牵挂那冒烟雪在房檐边旋起的“大烟炮”;牵挂老屋门前杨树干上长出的新芽……

  记忆里童年时的老屋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在北方四季分明中满足了我们一家几口人不同时节里对温度的不同需求,仿佛善解人意。无论是夏日里顶着如火的太阳在田里劳作了一天的父母,还是寒风刺骨的冬日傍晚放学回家的我们,只要一走进老屋,便满是惬意,倒也生出几分慵懒和醉意,心情自是愉悦。

  说起老屋,一年之中最好的时光就是冬天里我们几个孩子都放了寒假,临近年关时的热闹。大家不仅在为过年的“吃食”忙碌着,还要为一年一次的集体“换装”跟在母亲旁边瞎掺和。在完成作业之后,还时不时地学着父亲的样子拿着竖版的《三国演义》读上几句看不太懂的名著。童年时光虽然物质上不够富足,但也还算有滋有味,且不说年夜饭桌上油汪汪的家养“小笨鸡”,就是那没有多少荤腥的白菜馅饺子也让我们吃得汗流浃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尽管老屋在不断修缮中去了房草变成了水泥瓦,前脸变成了“一面清”,接出了更宽敞的“后阁”,但是关于老屋的记忆,我至今想起最多的还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滋味——穷且富有。

  已经记不清家里的水井是哪一年打下的,只记得用了好几天时间才完工,我们几个也借打井师父的光吃了几顿在那个年月看起来还算像样的饭菜。自从这口井打成后,周围的邻居吃水方便了许多,不用再跑更远的路挑水,挑水也再不用交硬币。老屋的这口井深24.5米,打出来的水清澈甘甜,属优质地下水,像父亲这样喜欢喝茶的人认为用这口井水沏的茶味道都好了不少,以至于有个老邻居搬走了还每天来驮井水回去沏茶,这一习惯坚持了好些年。

  说起这口井,我们家也着实做起了几年“买卖”,考虑到家里孩子多,父亲、母亲算计着怎么才能满足孩子们的吃穿用度,除了在仅有的两垧土地里刨挖外,还得想想别的辙。就这样,在老屋的这口井打成后的第二年,家里建成了一个开水房、支起了大水壶,每天天刚亮,父亲、母亲就得点火、往大水壶里注水,烧开后,小暖壶两分钱一壶,大暖壶三五分钱一壶,成桶要开水的人家还能再优惠一些。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我便从水房将装钱的大茶缸端进老屋帮助母亲数钱,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一分、两分、五分……一天也还是有不少收入的,然后用用过的作业本把相同面值的硬币成角、成元卷起来。不要小看这一卷一卷的硬币,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我们的学习费用,还有偶尔的零食——老冰棍、老面包、一毛钱十块的水果糖。与其说是大水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不如说是老屋的水井在默默付出。

  有了井水的滋润,老屋前后的院落也现出了勃勃生机,菜园子里的菜品种日见丰富起来,热闹了许多。

  不知什么时候父亲在水井旁种上了一棵李子树,自打树苗栽下后,我天天盼着它快点长大,虽然我从未吃过李子,但单是听父亲说有多甜就口水直流。在全家的精心呵护下,终于在几年后,李子树的枝丫上开出了一朵朵小白花,我们几个孩子隔三差五地给李子树浇水、松土,时不时再上点农家肥,希望那绿色的果子快点长大,到了初秋麦收时节,李子刚红还没有熟透时我摘下了一个,迫不及待放进嘴里“:好酸呀!也不像父亲说的那么甜啊。”母亲这时就会不失疼爱地说道“:急啥!自己掉到地上的才甜呢!”于是,每天早上起来我都要围着树转上几圈找那掉下的李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吃到了像父亲说得一样的甜甜的李子。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这棵李子树承包了我们一家人入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维生素C摄入,邻居的孩子也跟着沾了不少光,那时候,因为李子树的存在,我还是有一些小骄傲的呢!它不仅满足了我们味蕾的需要,而且,那一树的火红对于视觉的冲击也着实不小——好看的很!就连走过的路人都要回头多看上几眼,有的人甚至找来照相馆的师父拍下与李子树的合照。

  后来,李子树累了,在十几年后不再结果,只剩下一树干枝。好在,三姐结婚后移栽了从这棵树下长出的新枝,尽管多年后那棵老树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我们还依然能够吃到当年父亲描述的甜甜的李子。

  提起老屋,我不由会想起的还有那满院子的、没有一点儿杂色的紫红色牵牛花,它们每一年都将院里、院外的篱笆墙爬得满满当当。春夏秋三季开得红火、开得热烈、开得美妙。

  那时候,特别是到了麦收时节,常常映入眼帘的是:苫了新房草的老屋、挂满红红果实的李子树、那一园子的各色蔬菜,还有那口老水井,被房前屋后篱笆墙上成片的、紫红色的牵牛花团团围住,俨然一个大花园安静地宛在小城的街边,引来无数的路人驻足。多年后,自己有了孩子,在陪孩子读到《油麻地》草房子的时候,我对于老屋和老屋的一篱繁花的思念便又增加了几分……

  如今世间美景无数,我却还是钟爱当年老屋前后的满眼的牵牛花,我只能拿起笔,在对自然的点滴记录中找寻关于童年、关于喇叭花的记忆。

  风停了、雨住了、夜静了,阵阵倦意袭来。希望今夜有梦,梦里有当年的老屋,那井、那树,还有一篱花……

 
作者:马瑞风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崔多全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更多>>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
Copyright©2002-2006 HEIH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黑河市委宣传部 黑河日报社 主办
黑河新闻网联系方式:0456-8223257 QQ:2730088696 E-mail: tym4673@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56-8223216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