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挑大梁” 农田“雇保姆”
——北安市赵光镇抓好关键环节春播气象一新
伴随着欢快的轰鸣声,在北安市赵光镇东丰村金土农机现代合作社的一片耕地里,一台台大型机械穿梭往来,正在进行土地平整、施肥和播种。合作社根据近期气象变化及土壤墒情,积极抓好整地、调墒、机械化播种等春耕生产关键环节,全面加快春耕生产进度,缩短播期,确保大田播种高质量完成。
图为赵光农场在赵光镇托管地块高标准开展春播生产
正在地头忙碌的合作社社员孟凡祥向记者介绍:“我们合作社从去年开始进行土地托管耕种,今年土地托管达到了1.2万亩地左右,耕、种、防、收四个环节全部由合作社大型机械进行管理,采用大垄密植,大豆每亩可增产30公斤到50公斤,农民一垧地大约增收1500元左右,玉米每垧地产量在10吨到12吨之间,每垧地增收2000元左右。”
赵光镇东丰村村民李臣一早就来到自家大地查看播种情况,李臣今年依旧把自家400多亩地托管给金土地农机现代合作社。“我已经将土地连续托管出去两年啦,去年也是高产大丰收,土地连片种植又快又好,我们这些小农户省心又省力。我们过几天准备出去打工,又是一笔收入,比自己种地强多啦。”
从人工种植的传统劳作,到机械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为助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赵光镇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机制,耕种效率越来越高,耕种效果也越来越好。截至目前,玉米播种基本结束,大豆播种正在有序进行中。
走在赵光镇的田间地头,春天的气息在田野间荡漾,逐渐蔓延开来的绿色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惠农新政策、生产新模式正在贯穿赵光镇农业生产全过程,农民丰收也有了更多的保障。
除了采取合作社全程代耕模式外,赵光镇还采取农垦“保姆式”全生产要素托管模式,进行农业生产。
在赵光镇北河村二屯区域农业经济一体化千亩示范方,记者看到,赵光农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正带着技术人员对地块进行踏查,研究每个地块土壤墒情,提前做好大豆播种准备工作。“我们要根据土壤现状制订具体播种作业计划,通过农垦现代科学的耕作方式和栽培模式,把种子播在高产期,通过逐步让镇里的农民了解农垦播种模式和栽培模式,给他们算经济账,让他们真正认可垦地共建托管模式的好处。”赵光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云英说。
大豆一直是赵光农场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种植的机械化和管理水平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赵光镇部分土地通过托管的方式与赵光农场合作,不仅可以整合农户的耕地,实现规模化种植,还能利用农场先进的大型机械进行数字化精准作业。通过现代化农场的精细、科学管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都会提升,让农民实现增收。今年,赵光镇共计2.4万亩土地采取农垦保姆式全生产要素托管。
为了确保农业稳产保供,促进农民稳步增收,赵光镇稳步推进“稳粮扩豆”工作,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大喇叭、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宣传“稳粮扩豆”战略意义、大豆种植优势和趋势性补贴政策,激发广大农户种植积极性。组织镇村干部对全镇种植大户及部分农户种植意向进行全面调查,摸清情况,把“稳粮扩豆”工作任务落实到村组、具体地块,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指导农户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种植,力求增产增收。同时,及时组织购进扩种大豆所需的良种、专用肥等物资,全力做好物资保障,今年赵光镇共种植玉米6.8万亩,大豆17.5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