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的五月,微风送暖,万物复苏,正是植树造林好时节。
清晨,我早早出发,准备去参加植树活动。虽然我从小就生活在林区,也参加过小区绿化劳动,但是真正走进大山参加植树造林还是第一次。
浩浩荡荡的车队中,铿锵有力的歌声随风飘荡。公路两侧已草色青青,偶尔有一两朵黄色的小花闯进视线,在春风里俏皮地眨着眼;“毛毛狗”也悄悄地探出了头,嫩黄的枝条轻轻拍打车窗,怯怯地和我们打着招呼。天空湛蓝高远,白云时聚时散,群山从萧杀的冬梦中渐渐醒来,翠色若隐若现,草塘着一身淡黄色的衣裙,随风翩翩起舞,像含羞带怯的少女,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在大山眼里,我们这群放弃休闲度假参加植树增绿的造林人,我们这群用实际行动谱写劳动之歌的林区人,应该也是这山中的美景吧。
山路难行,走走停停。历经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劳动地点——沾河长丰管护站。在造林地块,我们在营林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吊线、挖坑、植苗、培土、踩实,各个环节衔接有序,配合默契。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让人倍觉辛苦,可回头看看那一排排迎风挺立的小树苗,心里更多的是作为林区人为大山添绿的骄傲和自豪。
上午还晴朗的天,下午突然就变了脸,山风裹挟着大颗大颗的雨点砸在脸上,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冰冷生疼的滋味,被雨水打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又沉又凉,大家纷纷感叹春季造林工作的不易,又为小树苗得到及时雨而感到欣喜。大家迎着雨滴加快了植树速度,却对造林要求不敢有丝毫放松,生怕因为哪一个环节的疏忽影响了小树苗的成活。看着刚刚种下的小树苗被山风吹得东摇西晃,让人心生无限担忧。祈望它们能经风历雨,和我们这群人一样在跌跌撞撞中学会成长,在磕磕绊绊中懂得担当。
返程路上,因为刚刚下过雨,有几处山路泥泞难行,大家纷纷主动下车,为客车减轻负重。上上下下几经折腾后,车厢渐渐安静下来,有些许鼾声,有些许窃窃私语。大家在小声的争论着:我们种下的是红松还是落叶松?小苗是二十年成材还是三十年成材?其实,我们种下的不止是一棵小小树苗,而是牵挂和希望,更是责任和担当。
我相信,经过我们一代代的不懈努力,这片青山一定会焕发新的生机,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