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惠及黑河民生福祉
黑河市生态环境局
黑河市地处大兴安岭东端,小兴安岭北部,是大小兴安岭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全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黑土层平均厚度在60厘米左右,最高可达1.5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达1772万亩,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主产区。生态环境资源富饶,河流纵横,共有大小河流631条;共发现各类矿产95种(含亚种),其中22个矿种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7.83亿吨;草原面积41.65万公顷,湿地面积52.48万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2.3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8.2%,林地总面积431万公顷,有林地面积307万公顷,是全省三大重点林区之一。尤其是爱辉区、逊克县和孙吴县,位于边境,生态安全建设更为重要。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安全的载体和基础,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繁荣、社会稳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强我市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和维护,对于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维护边境安全、提升安全能力意义重大。近年来,黑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工作,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初步完成《黑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开展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市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8495.07平方公里,占全域面积27.66%,为生态功能保持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大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监管,全市建成43个自然保护地,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地18处,省级自然保护地20处,初步完成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保护地管理制度日臻完善,保护效果凸显,自然保护地内人类活动得到有效整治。生态环境部门、农业农村部门、林草、水务、海关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履职尽责,保证了物种和基因安全。开展黑土地保护,落实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面积20万亩,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37.5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80%,农药利用率为46%,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56.91%。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对年能源消耗量超过1000吨标准煤或电力5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审查,加强已建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两高”项目管理台账,并实施动态管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体系,相继建立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森林全面禁伐,开展“绿卫”、森林督查、林地草地湿地综合治理、打击毁林种参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森林培育,植被生态质量较2000年提高22.2%。扎实推进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实现31个防期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11个防期零火灾的历史突破。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春秋季迁徙候鸟保护、“清风行动”等专项行动,出台野生动物意外伤害、野生动植物有奖举报奖励制度,组织开展疫源疫病监测、鸟类环志和野生动物救护活动,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长效机制。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全市削减散煤6.92万吨,超额完成年度削减5.25万吨目标,完成20家企业37台锅炉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升级,完成编码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3579台,市区优良天数比率位居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编制重点流域“十四五”规划,开展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统筹完成11个农村环境综治整治,分类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争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债券资金1.23亿元,完成20个建制村治理项目建设。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均实现安全利用,组织完成38个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评审,强化13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督管理,落实其土壤污染防治责任,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应急管控能力不断加强,加强企业应急预案审查备案,开展“南阳实践”学习,强化重点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完成危险废物源、医疗废物源、一般工业源申报登记676家,核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单位11家。
经济效益成果转化凸显。不断加强生态创建工作,爱辉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成为我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地区。我市获得“省级生态市”荣誉称号,国家级生态乡镇达6个,省级生态县(市、区)5个。生态补偿效益增加,生态功能区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额度逐年增多,全市2021年到账共计45638万元,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黑河市委、市政府将继续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好边境生态安全防线。加大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爱鸟周等节日开展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的责任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营造人人爱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会商机制,科学谋划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项目。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助力生态产品供给地区收入增加,提升生态安全内生动力,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