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足“牛”劲儿唱响边疆牧歌
——逊克县干岔子乡精准管理发展壮大“牛”经济
逊克县干岔子乡始终把发展“牛”经济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稳定增收的治本之策,充分挖掘养牛传统优势,全方位加大投入,多措施进行扶持,充分发挥大户和技术引领作用,精准科学管理模式,让“牛产业”成了乡里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干岔子乡肉牛存栏5988头,占全县存栏量的19%。全乡肉牛养殖户达219户,养殖人口占村内常住人口的25%。
大户引领
“喊破嗓子”变成“甩开膀子”
着眼于丰富的水草资源,干岔子乡积极鼓励村干部带头示范搞养殖,打消群众顾虑,老百姓养殖发展起来了,村干部再做好服务帮助。目前,全乡村“两委”班子成员家里养牛的占85%以上,通过带动,干岔子乡养殖户从原来的150户增长到219户。他们坚持因地制宜,量身定制,探索适合自身养殖的方法,鼓励养殖合作社引进安格斯、纯种西门塔尔、越南小黄牛等优良品种,倡导普通养殖户购买价格相对不高、适应本地生长环境的西门塔尔杂交牛进行繁育。干岔子乡通过成立合作社或协会的方式将散户集中起来,提高养殖技术普及和销售收入。鑫升养牛专业合作社吸收11户养殖户成立养殖协会,实行放牧、繁育、防疫、育肥、销售“五统一”模式,切实保障养殖户利益,提升增收效果。
图为干岔子乡明星村养牛场内景
技术引领
"笨用脑子”变成“找对路子”
干岔子乡积极发挥大型养殖合作社、返乡创业大学生和畜牧专家作用,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养殖大户外出学习经验技术,切实把肉牛养殖培育壮大成富民产业。
让“乡土专家”带好致富头,鼓励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前往依安、安达、双城等省内养殖大县学习先进技术经验;试验人工授精技术,饲养安格斯肉牛等高端品种,带动周围群众把牛养起来。目前,该乡各个村都有自己的“土专家”,遇到牛有病、下牛犊等情况,互相交流探讨、互帮互助,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态势。
搭乘县工信局科技特派员政策的东风,积极与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专家对接,给全乡肉牛养殖户印制联系卡,建立养殖户技术指导群,就选种繁育、喂养方式、饲草储备等方面随时随地开展交流咨询,让养殖户在牛圈里就能享受专家的“一对一”指导。部分养殖大户定期前往辽宁、内蒙等地找网红兽医自学养殖技术,同时出台奖励政策,对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户每年报销一次东三省、内蒙学习往返路费,鼓励农民外出培训学习,提升养殖技能,促进增产增收。
精准管理
“说得好听”变成“干出样子”
这个乡大力促进养殖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挥村“两委”班子作用,加强对养殖粪污、饲草堆放、圈舍卫生的管理。在全乡8个行政村推行了党员包抓街道制度,确保做到粪污日产日清、集中堆肥,杜绝粪污横流现象。每个村干部包扶10~20个散养户,定时督促各散养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畜禽粪污运送到堆积点发酵,在春种前和秋收后,采取漫撒的方式,将发酵好的畜禽粪污还田再利用。河西村党支部书记还探索出一条粪污资源利用的新思路,将畜禽粪加工制作成蜂窝煤球状做燃料,既便于存放运输,燃烧后又杀虫卵,净化环境,解决了粪污出口的问题。
图为干岔子乡明星村养牛场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