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点燃“新火种”
——走进逊克县俄罗斯族村落看边疆民族特色党建示范带创建成果
3月5日,惊蛰节气,尽管气温依然在零下,但已经嗅到空气中春天的味道。这一天,记者在逊克县135公里边境线上,由东向西,走进了道干、宏疆、车陆、边疆、高滩五个俄罗斯族村,看到相同的是,每个村里整齐划一的水泥路;每个村口的标志性建筑;自来水、砖瓦房、小康楼;民族兄弟腰鼓的钱袋子;感受到不同的是,党建助力乡村振兴,为民族村分头把脉,谋划确定了“党建+电商能人”“党建+民族文旅融合”“党建+现代农业”等创新思路,让每个村产业发展呈现出不同优势,各自芬芳。
道干村 “彼得大叔”带领的电商产业村
逊克县车陆乡道干村土地肥沃,黑龙江流经这里在村北甩了一个弯,形成了龙江沿岸少有的“深汀”,景色宜人、鱼儿肥美,村里俄罗斯民族人口占总人口20%以上,2007年经国家民委批准为俄罗斯族村。村“两委”班子积极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努力增加村民收入,瞄准党支部带头创新开展“党建+电商能人”这个发力点,鼓励党员紧跟科技发展,支持村民利用网络及电商平台,帮助村民致富增收。
“彼得大叔”(左一)正在做直播
村里俄罗斯族后裔、村民董德升——网红“彼得大叔”是网上直播带货的达人,每年销售山木耳、土豆干、豆角丝等农副产品利润可达50多万元。他带动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庭院致富,使乡亲们的日子更殷实,2021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8万余元,90%家庭有了车,80%家庭在城里有了房,村民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的热情空前高涨。
宏疆村 北药种植渐成产业的俄式风情村
走进车陆乡宏疆村,新建八角凉亭、长廊、俄式风格的农家院、俄式风情“村标”扮靓了整个小村,凸显俄罗斯民族特色。村党支部书记杨春丽介绍说:“我们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形成了‘党建+特色村寨’发展模式。2020年宏疆村利用闲置庭院发展特色药材种植,种植赤芍60亩、苍术30亩,目前长势较好,按目前价格来看,每亩至少可赚万元。今年春种村里还将继续扩大北药种植范围,争取扩大一倍以上。”村民徐月娥告诉记者,全村目前种植北药的积极性很高,许多农民都想加入合作社。
在村党支部和党员带动下,宏疆村住房砖瓦化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95%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100%,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3万元,2021年农民人均收入实现1.85万元。2020年12月宏疆村还成立逊克县首个“侨胞之家”,不同节日组织侨胞活动,有效增进了民族团结。
车陆村 文化与产业共同发展的标杆村
车陆乡车陆村一直是党建工作的标杆村,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立足民族村发展,创新开展了“党支部+生态移民”发展思路。
村里利用拆迁后闲置土地,建设温室大棚等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木耳、蘑菇、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充分结合区域性大自然先天条件,建有占华水稻、石氏蜂蜜、幸福大院等多个代表性产业和民生项目。目前车陆村有3900亩绿色水稻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基地,注册了车陆寒稻大米商标,建有配备先进生产线的稻米加工厂,成为逊克县稻米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发展订单和线上销售,带动了北纬49度寒地水稻的生态种植。村里利用黑龙江两岸原生态花期优势,成立养蜂合作社和蜂产品加工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享誉周边及网络,广泛带动了广大党员农民群众进行原生态养殖。
车陆村的民生建设、文化建设也有声有色。幸福大院是全市唯一一家村办养老院,1996年就建成文化大院,成立农民电声乐队、夕阳红老年合唱团,创作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原创作品,成为国家级优秀基层文化站。
边疆村 打造现代田园综合体的幸福村
边疆村是全国第一个俄罗斯族村。村党支部以“党建引航富边疆,特色产业兴村寨”为主题,创新闯出“党建+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让党员充分参与到村内项目建设、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当中,为本村发展建言献策。
边疆村书记苗建华介绍:边疆村今年将继续依托“一江一湖一特色”的优势,探索“绿色现代农业支撑、休闲文化产业为辅”的发展模式,推动形成集本地异域风情特色民俗、界江情、荷花湖观赏、中草药产业、康养等特色为一体的乡村发展路径,促进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融合发展,全力打造融“种植+康养+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田园综合体。
逊克县奇克镇边疆俄罗斯族村乡村民俗文化游举办的有声有色
党员赵振成告诉记者:“村民这几年幸福指数提高很快。每年春播前,边疆村党支部都会举办具有俄罗斯族传统特色的‘巴斯克节’,把精神食粮送到了群众中间,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苗建华说:“今后边疆村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守住绿水青山,继续立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更好地实现强村富民。”
高滩村 搭上园区发展“快车”的科技种植带头村
“黑河农业科技园区落户高滩村,是村民的福分!”高滩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忠彬这样对记者说。近几年高滩村明确了“党建+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园区试验、示范、培育、推广的服务职能,提高种植户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意识和能力,向科技化、机械化、信息化、合作化的现代大农业方向发展,积极探索“互联共赢”之路。
高滩村农业科技园区由2400亩核心区和1.9万亩示范区组成。背靠这样强大的农业科技种植力量,一部分农民把土地以每公顷9000余元价格租种给农业园区,同时每个家庭在农业园区打工也可年增加4万余元收入。高滩村党支部意识到增加农民收入仅仅是一方面,还要全面提升村民科技种植水平,为田间管理、大棚种植效益实现最大化,于是邀请了省农业专家多次为村民授课。
高滩村绿色水稻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基地收割现场
如今高滩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部街道完成太阳能路灯亮化,村内道路4000米全部实现硬化、绿化。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忠彬高兴地介绍说:“现如今村美了、人心欢畅,高滩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迈进!”
记者手记
黑龙江右岸逊克县境内的五个俄罗斯族村有着相同的历史溯源。十九世纪末,山东、河北、辽宁等当年闯关东人员及移民来到这里,当年苏联时期移居中国的俄罗斯族人和部分当年在苏联淘金人员的后裔也来到此地,很多俄罗斯女子与当地闯关东男子相结合,繁衍生息,形成了中俄相互交融的地域特色。
在村史馆、在农民家炕头、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在酿酒坊、在养猪场,记者与村里年长者唠家常、忆村史;与村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谈种植业、话增收;与党员代表、村党支部书记聊党建、畅想未来……多日采访让记者看到,民族村如今变成了旅游特色村、寒地水稻示范村、农业科技重点试验村……每个村发展都独具特色,形成“一村成一品、一品带一面、一面带党建”的工作新格局。
近年来逊克县积极推进边疆民族特色党建示范带创建工作,引导民族村确定发展思路,为民族村发展特色产业把脉,将民族团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等融为一体,实现优势先导、差异发展,形成了规模效应、相互促进。边疆民族特色党建,为逊克县民族乡村振兴点燃了“新火种”。我们可以相信,经过全县上下的持续发力,逊克县抓好党建促进少数民族村寨振兴发展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