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辉区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面加强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连续4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抓红色教育。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和民族团结微课堂;组织“红色筑梦”宣讲385次受众24023人次;强化民族红色记忆与集体共识,修缮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王肃烈士殉难地,新建国防教育一条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与已建成的瑷珲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瑷珲历史陈列馆等形成“馆群”,高标准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群,其中岭上人博物馆入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抓文化传承。新建小乌斯力满族历史文化馆、坤河达斡尔小院等民族文化展馆1500平方米,成功申报非遗项目37个,满族剪纸、桦树皮镶嵌画等非遗作品走出国门;打造“家国·瑷珲”边疆特色文化品牌,开展各类活动50项,出版《鄂伦春史话》《瑷珲诗话》等精品书籍;在全省率先成立少数民族歌舞团,挖掘并推广失传已久的鄂伦春族玛虎戏,创编《额德木齐莫日根》获全省社区艺术节展演一等奖。
抓典型示范。打造民俗乡野公园精品旅游线路,建成四嘉子满族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北药种植加工园区,外四道沟俄罗斯族温室草莓种植基地、5C级国际汽车营地,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鲟鳇鱼养殖基地、富拉尔基南迁广场等一批少数民族“三产融合”型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村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抓价值引领。发挥中小学校课堂、少年军校主阵地作用,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校本课程,开展“小石榴籽”“八个一”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民族教育基地和民族村屯,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青少年心田绽放;打造小乌斯力村满乡书房、外四道沟俄罗斯族村契诃夫书房等民族特色文明实践所4个,组建民族志愿服务队十支;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上半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综合排名第一,龙江民居、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村庄清洁行动4项工作排名前十;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创建,投入1000万元打造文明示范小区十个,升级改造小区墙地面2.6万平方米,城乡人居环境、文明素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