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春节假期过去了,但是全国各地的喜庆氛围丝毫不减。正月十五元宵节,则将我国民俗文化推向新一轮高潮。这一天人们赏月、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舞狮子……全国各族人民以独有的民俗文化欢庆元宵节。然而,在每一代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元宵节记忆,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读者,一起来看看他们元宵节的记忆。
秧歌是各种角色的扮演
市民凌雪影关于元宵节的记忆是充实、热闹,记忆中的元宵节是比春节更加热闹的节日。一大早,闻着妈妈煮的香甜的元宵中醒来,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锅后,爸爸都会带着她去街上看花灯和扭秧歌。
在凌雪影的记忆中,儿时的秧歌是盼来的,因为过了大年初五以后,就开始冷清起来,只有在正月十五才会有秧歌队来扭秧歌。“那时秧歌队的人衣着红红绿绿的廉价纱质服装,戴着假发髻,红脸蛋、红嘴唇、粗粗的大黑眉毛,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天气很冷,他们都是里面穿棉袄,外面套服装。街上每个人看得都津津有味,不顾寒冷就那么憨笑着看。印象最深的是秧歌队里的角色装扮,猪八戒背媳妇,沙和尚,叼着大烟袋的媒婆,骑着毛驴的老汉,这些丑角才是儿时我们最期盼的。”凌雪影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这样热闹的秧歌队却消失了,但儿时元宵节骑在爸爸脖子上看秧歌的欢乐画面,却一直在脑中萦绕。
自制花灯的快乐
“童年时,每年元宵节提着自己做成的花灯,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街上溜达,是我最难忘的元宵节记忆。”市民李红说道。
李红告诉记者,小时候住在农村,家里并不富裕,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花灯总是“可望不可即”。那个时候,妈妈会教她动手制作花灯。用自家吃剩的罐头瓶,在瓶里放一块萝卜在中间钻一个孔,插上蜡烛,拿绳子绕个圈缠在小木棍上,便成了一盏花灯。这个简单甚至有点简陋的“花灯”,对于她和小伙伴来说,却如同珍宝。那时的孩子几乎人手一盏,一群小孩总会在元宵节前一天从家里翻出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聚在一起开始做“花灯”。
“记忆里,每到元宵节那天,我就会早早起床,提着自己的‘特色’花灯,蹲在家门口盼着天黑。到了晚上,大人们会带着自家的孩子上街溜达。这是我一天最兴奋的时候,我会着急地催促妈妈快点把我的花灯点亮,连蹦带跳地冲出去找小伙伴。”李红说,昏暗的村间小路里,星星点点的灯光像一条潺潺流淌的星河,一路上都是我和小伙伴的笑声。每当起风的时候,我就会用小手紧紧护着蜡烛的微光,从村头到村尾。
空气中弥漫的烟花味
“正月十五晚上的放烟花,是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笔。”市民李鑫说,天一黑下了,人们都从家里出来,这天街上是人最多的一天,人们随着焰火的绽放光亮,蜂拥而至,熙熙攘攘,非常热闹。那些缤纷的节日礼花,如空中绽放的五彩花朵,灿烂夺目。
那时候,似乎每家都会放一点烟花增添新年的喜庆。孩子们放得最多的是“窜天猴”“二踢脚”和纸筒烟花,烟花啸叫着升入空中,绽放出细小的花瓣,“二踢脚”腾空而起,带起一小股烟尘,在十几米甚至更高的空中炸裂。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伴着吼吼的响声,场面蔚为壮观,孩子们捂着耳朵,非常兴奋。
李鑫感叹,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有节日气氛,十几年过去了,萦绕在呛人的烟火味道中,是记忆中难忘的元宵节。如今,儿时元宵节和他一起放烟花的小伙伴似候鸟一般,不等元宵节画上句点就又一次启程他乡,家乡的元宵节略显落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