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儿“哞哞”“犇”向振兴路
——孙吴县卧牛河乡发展特色养牛产业见成效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孙吴县卧牛河乡天然草场资源丰富,水肥草茂,草质优良,宜牧草原面积达3.7万亩,为畜牧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为全乡肉牛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卧牛河乡有着30多年的肉牛养殖历史,是全县肉牛养殖基础最好、品质最优、数量最大的乡。近年来,这个乡立足乡情,扬长避短,通过发展养牛产业,逐步走上了特色乡村振兴路。
“全乡共有肉牛养殖户143户,存栏达4200多头,主要是养殖西门塔尔肉牛。安格斯肉牛养殖合作社一个,现存栏100多头,可繁基础母牛80余头。年肉牛养殖收入可达2000多万元,占到了全乡收入的三成。”卧牛河乡乡长李桂才介绍说。
卧牛河村是卧牛河乡养牛最多的村,养牛数量超过了全乡的一半。
“卧牛河村常住人口有94户,80户都养牛,多的养了80多头牛,少的也养了三五头牛,全村西门塔尔牛存栏在2500头左右。”卧牛河村党支部书记胡国生说起养牛,娓娓道来:“卧牛河村有着30多年的养牛历史,我也养牛20多年了,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家里现在还有西门塔尔牛23头,其中16头母牛。”
正说着,胡国生爱人跑来报了喜讯:“咱家的牛刚产了一头母牛犊。”
“母牛犊可做繁殖母牛,也可卖掉,一头母牛犊能卖到2万多块。”胡国生高兴地说。
卧牛河乡通过30多年的肉牛养殖,已积累了一定的养殖防疫经验,牛的成活率很高。乡政府也积极做好服务,定期发放疫苗和消毒液。通过优胜劣汰,培育优质肉牛品种,卧牛河肉牛品质在省域内已小有名气,很多外地客户纷纷慕名来采购肉牛。
卧牛河乡散养在草地的西门塔尔牛
养牛产业还促进了作物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饲料是以天然牧草和青贮为主,厂家采购为辅,养殖方式多为农户散养。“我家也种了近2公顷地的玉米青贮。养牛的农户家家都种青贮玉米当牛饲料。”胡国生说。
“每年秋收后,地里的豆皮、豆秆、玉米秸秆都被农民收拾得干干净净,或卖掉,或拉回去做牛饲料。养牛使作物秸秆做到了综合利用,同时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李桂才介绍说。
卧牛河乡前进村是乡里的另一个养牛大村。“我们村西门塔尔牛存栏1200头左右,成了村民致富的一项产业。”前进村党支部书记刘万军介绍说,“我们还准备利用村里的闲置土地,引进企业合作建一个标准化养殖场,规模达到2000头牛,实现育肥、加工一体化,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
“为了发展肉牛产业,我乡正在筹备组建卧牛河肉牛养殖协会,吸纳全乡肉牛养殖户加入协会。”卧牛河乡党委书记梁成介绍说,“协会的建立不仅能将养殖户聚拢到一起,不再单打独斗,还实现饲料统一采购、疫病统一防治、市场信息共享,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效益,为全乡肉牛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将依托县安格斯牛产业发展政策和农户现有养殖基础,扩大西门塔尔和安格斯肉牛养殖规模,引进企业,开展集中育肥,逐步开展屠宰分割、冷藏等深加工,形成养、加、销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使全乡养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梁成谈对全乡养牛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