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倾注志愿服务
——记嫩江市阳光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陈彬
“只要是有益的事儿,我就要干出个样儿来!”嫩江市阳光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陈彬对记者说。
陈彬出生于西北小城甘肃会宁,参军入伍来到东北边陲嫩江并转业到地方,从此与嫩江结下一生的情缘。他说:“从懂事、上学到参军,我一直把雷锋当偶像,是雷锋精神伴随着我成长,教会我如何做人的。”2015年协会创立伊始,人员少、公益活动开展不畅,面对质疑与不解,陈彬没有退缩。他那曾握钢枪的手拿起了书本,查资料、学政策、找项目......凭借着对公益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服输的顽强毅力,他终于将原本松散的团队打造成一支管理规范、项目执行能力强的优秀公益团队。
多年来公益活动的组织经历,陈彬越发认识到:一百元、一千元、一万元......汇聚起来的不仅仅是善款,更汇集了一份份浓浓的爱意......一个人的一点点正能量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无数人的“一点点”凝聚,带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往往就是向阳而生的能量。“阳光公益,人人有益”是协会的宗旨,也是他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动力。
“孩子放学无人看管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一名学生家长兴奋地说道。而这正是陈彬对接实施的壹乐园儿童服务站项目——“三点半”课堂。在这里,孩子们有专门的志愿者辅导作业、一起做游戏。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家长们放心的托付,陈彬觉得再多的努力争取、再多的辛苦付出都值得。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协会陆续实施壹基金净水计划项目、以家政服务为主要培训内容的公益课堂项目。
曾经一身戎装的陈彬,心中更是一直有一个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新冠疫情刚出现时,陈彬率先发出了《向嫩江守护者送温暖》的倡议,组建起“抗疫便民服务队”,带领志愿者客串起“快递员”“的哥”,为社区居民免费配送生活物资、接送就医。他本人也在抗疫一线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新冠疫苗集中接种期间,他再次组织志愿者来到中医医院、气膜馆等集中接种点,维持秩序、协助登记、看护留观人员,向排队等候错过饭时的接种人群分发面包、纯净水等。那一顶顶“小红帽”、一件件“红马甲”,已成为群众眼里“最可爱的人”。
成为共产党员的陈彬为了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他将学习党史与开展公益事业相结合、志愿服务精神与党员奉献精神相契合,筹建起嫩江市第一家社工服务站,开展“阳光家园计划”公益项目,为550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4000多人次;举办残疾人创业培训班11期,教授假发编织技术、制作工艺品。
“虽然我的党龄不长,但我会像雷锋一样,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陈彬,公益路上勇毅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