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内要闻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行业动态 新闻专题
边境旅贸 文体新闻 全市各地 生态黑河 时空黑河 市长热线 评 论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保持使用公勺公筷、不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 人人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疫苗接种你我他,守护家园靠大家。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国内要闻
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38)|红色“小延安”今朝新竹沟
//heihe.dbw.cn  2021-06-15 14:25:51

  

  2020年5月29日,12岁的竹沟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段香佚照例来到竹沟革命纪念馆,义务为游客解说。作为“小小红色讲解员”,2019年以来,她和全校90多名少年学生为红色竹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该镇“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竹沟精神”主题活动的一个缩影。

  如果你到竹沟来,这里还有更多风景会让你留连忘返:

  王岗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有千亩芍药,5月花开,白得像雪,红得像火,吸引了远近游人前来打卡;

  在李楼村、徐庄村,数万只羊成群结队在草场上游走,就像云朵在蓝天上流动;

图1:驻马店新貌。驻马店日报社记者 弓华静 摄

  走进酷斯乐器的生产车间,工匠们精心雕琢着手工小提琴,每一把都是制作精良的艺术品;不久前,“金鸣乐器”创始人、亲手制作过上万把小提琴的老师傅王金堂——将二儿子王彬彬送到四川学习小提琴,新一代竹沟提琴师傅也将一步步走进音乐殿堂……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位于桐柏山和伏牛山之间,这里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出生地。1927年11月1日,杨靖宇等人领导刘店秋收起义,建立了豫南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竹沟镇就位于确山县西部山区。

  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决定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领导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和抗日根据地,机关设在河南省委所在地确山县竹沟镇,由此,竹沟成为抗战时期我党在中原地区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1939年1月,刘少奇等人从延安来到竹沟。刘少奇的名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他辗转抵达竹沟后修订的;蜚声中外的党刊《拂晓报》《小消息报》也是这一时期在这里创刊的。

图2:驻马店新貌。驻马店日报社记者 弓华静 摄

  被誉为“小延安”的竹沟镇,曾走出叱咤风云的新四军二、四、五师,走出如雷贯耳的徐海东、王震、王恩茂、王首道、张震、方毅、张劲夫、韦国清、张爱萍等党政军领导人,走出彭雪枫、谭希林等近百位抗日名将,4800多名党政军干部也是从这里奔赴抗战敌后战场。

  革命先辈用鲜血书写了逐鹿中原、挥师东进、英勇杀敌的党史辉煌。抗战时期,竹沟一带曾流传着很多民歌,歌颂少奇同志领导下军民鱼水情深和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形势:“越过千重水,踏破万重山;胡服同志到竹沟,妙计定中原……”

  战火硝烟已经久远,革命精神一直薪火相传。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后来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在奋力拼搏跨越发展的征程中,驻马店实现高质量脱贫,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市一跃而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三区两县一体化”规划顺利推进,老区确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图4:2021年6月14日航拍确山县城。确山县文化旅游局 赵大军 摄

  近年来,竹沟镇党委坚持“农业稳镇,文化助镇,特色兴镇,旅游强镇”,培育壮大了五大支柱产业:小提琴产业、生态羊产业、香菇产业、中药材产业和烟叶产业。目前,全镇发展130家提琴生产企业,2000多人从事提琴生产,年产各类提琴约36万把,年产值15亿元;全镇种植中药材30000余亩、金铜山高香气优质烟叶7000余亩;生态羊存栏50000余只,香菇扶贫产业基地年产香菇6000吨,年产值8000余万元。现在的竹沟镇,已建设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全国卫生乡镇,是豫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羊集散地。2020年,竹沟镇实现财政收入1200多万元。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竹沟镇正要深挖竹沟红色旅游的内在底蕴和休闲观光的原生特色,做大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章。市、县启动了竹沟干部学院项目,未来,这里将有更多干部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仲夏时节,中原局旧址刘少奇故居门前的石榴树上,结了一树的果实。当年,刘少奇亲手栽下的石榴树毁于战火,竹沟村民张金明悄悄剪了它的枝,精心培育成活,1978年移栽回原址。张金明的儿子、镇政府干部、共产党员张存启牢记父亲嘱咐:“吃水不忘挖井人,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图5:上世纪80年代确山县城航拍。确山县文化旅游局 赵大军 摄

  【短评】竹沟精神照未来

  竹沟——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在艰苦的历史条件下,不仅是革命斗争人才成长的摇篮、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引擎,也是“坚定信念、胸怀全局、依靠群众、善于斗争”竹沟精神的发源地。

  在和平年代,竹沟儿女坚定跟党走,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干群一心,艰苦奋斗,砥砺前行,谱写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篇章。

  阔步新时代,奋进“十四五”,我们更要大力弘扬竹沟精神,坚定信念不动摇,坚持人民至上不懈怠,紧紧依靠群众不偏离,发扬斗争精神不含糊,加快高质量发展不停步!(梁灵芝)

 
作者:驻马店日报记者 梁灵芝 来源: 编辑:佟永明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更多>>
· 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丨险遭“灭顶”的突袭
· 《红色档案》 第三集 致敬
· 不朽的功勋 闪光的精神——访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二二一厂离退休职工
·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黑河时政 更多>>
Copyright©2002-2006 HEIH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黑河市委宣传部 黑河日报社 主办
黑河新闻网联系方式:0456-8223257 QQ:2730088696 E-mail: tym4673@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56-8223216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