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社员抱团闯市场
——记北安市二井镇大云蛋鸡养殖合作社社长庞云
“只是我一个人富,这不是我人生的目标,要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一起致富,这样的拼搏才有动力、才有意义!”大云蛋鸡养殖合作社社长庞云一脸憨厚却坚定地说道。
北安市二井镇自和村40岁的庞云从1998年起率先在自良屯开始饲养海兰褐蛋鸡,因饲料配方独具特色,所产鸡蛋绿色、优质深受市场青睐。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经营,目前,拥有3000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养殖蛋鸡2万只、鹌鹑2万只。
走合作发展道路
时间回溯到2010年,零星分散的养鸡势单力薄,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难以规避市场风险,一些养鸡户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有时不仅赚不了多少钱还有赔钱的风险,严重挫伤了养鸡户的积极性。对此情况,庞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多年来,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生产资本,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庞云有了新的想法:要进一步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这条道路上走的长远就必须成立规范专业化的合作社。2010年3月,在镇政府的帮助支持下,他组建了自和村大云蛋鸡专业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养鸡户积极参与合作社管理,主动交售产品。同时,合作社还坚持定期例会制度,及时听取社员意见,研究发展方向。目前成员已发展到10户,固定资产已达300余万元,年蛋鸡存栏达7万只以上,带动农户实现户均增收2.5万元。在他的引领下,自良屯已初步形成蛋鸡养殖专业屯。
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庞云深知,党员在带头致富的同时,也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2010年,社员张雷想发展蛋鸡生产,他无偿提供技术,并帮助联系购买和安装鸡舍,在他的指导下,张雷由刚开始的2000只,现已发展到2万只,并且加入了合作社。入社后,张雷平均每只鸡销售价提高了10元,年利润由原来的1万元增加到25万元。
为改变社员传统养殖习惯和方法,学习科学养殖方式,庞云建立了培训机制,将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外出学习的科学养殖技术融会贯通讲给社员听。此外,他多次组织社员及农户到哈尔滨、辽宁、长春等大型蛋鸡养殖基地参观。同时,合作社建立统一购鸡雏、配方饲料、防疫、销售的机制。逐步树立了大云蛋鸡合作社品牌,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为确保做到无风险养殖,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合作社还建立技术指导机制。庞云经常与养殖专家沟通请教,并定期到养殖户巡回技术指导,从饲料配方到疾病防控,全部实行统一管理,提供全方位无偿服务。
“帮助乡亲们解决养殖、销售、资金等养殖问题,为社员谋求共同利益,这是建立合作社的初衷。”庞云说。
伸援手扶贫解困
自良屯农民辛海波就是合作社受益人之一。原来他常年以种地为生,家庭主要经济收入微薄。看到别人养鸡挣了钱他也动了心。2015年,他主动向庞云提出加入合作社,庞云无偿借给他4万元,并帮助他建起了一个饲养量达3000只的鸡舍,在饲养技术、防疫等方面庞云更是倾心相授。如今,辛海波养鸡年利润已达6万元。经过三年的发展,辛海波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使一些家庭困难的农民寻找到了脱贫致富项目,纷纷从事蛋鸡养殖。2020年初,庞云帮助家境困难的村民谢金波筹建厂房,购置设备,联系鸡雏,精心指导养殖技术,购进鸡雏3000只。目前,已进入产蛋期,日均利润200元。谢金波养殖蛋鸡的路子越走越顺,对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
如今,大云蛋鸡养殖合作社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附近村屯农户也纷纷慕名而来加入蛋鸡养殖队伍,该镇蛋鸡养殖户数已达26户,蛋鸡养殖数量8万只,利润350余万元,现代专业的蛋鸡养殖合作社已初具雏形。“今后要把合作社办成科学自动化的养殖合作社,配备专业兽医,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乡亲一起奔小康。”庞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