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由增产转向提质
——我市全域全产业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去年,我市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农业规模化水平高、农产品功能性突出的地域优势,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全域、全产业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由增产转向提质,取得了显著成效。黑河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市,嫩江市获批全国绿色小麦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五大连池市、爱辉区、逊克县分别获批全国绿色大豆高质高效示范县。
实施农业“三减”,提升农产品品质。我市严格对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绿色有机食品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轮作、秸秆还田、农业“三减”、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等绿色标准化生产体系,有效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保证所生产的农产品符合绿色有机标准。目前,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524万亩,与农民传统施肥技术相比,减量增效施肥技术可提高化肥利用率5%左右,每亩降低肥料成本3元左右,增产5%以上。实现农业“三减”技术应用全覆盖,化肥、农药、除草剂施用量同比分别减少5%、10%和10%以上,可节约生产成本5.35亿元,产量增加、品质提升可增收6.8亿元。
科学谋划生产布局,全力建设“十大基地”。根据各县(市、区)比较优势、气候特点和产业基础,依托大豆汉麻院士工作站、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全市相继建立了10大绿色功能性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功能性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900万亩以上,先后在62个合作社落实大豆高产攻关示范方面积56万亩,实行统一供种、田间管理、专品种收获等“六统一”管理模式。去年,黑河大豆高产攻关示范方成功达到预期目标,万亩示范方亩产达到161.3公斤,比全市平均单产高23.1%。带动大豆绿色有机区域化、基地化、匀质化、专用化生产1000万亩。
严格绿色生产标准,建立农资供应体系。建立健全生产记录、产地证明、农药、除草剂、渔药使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制定畜禽养殖、疾病预防、饲草饲料、综合性主推技术36项,实施畜禽规模化、绿色化生产。推进良种研发和统一供种,提升良种化水平和统一供种能力。整合科技资源,积极构建绿色发展服务支撑体系。依托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院校,以及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了120名农业专家技术指导服务队,通过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热线咨询、远程视频等,对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指导。开展“科普之冬”“科技大集”“阳光培训”等农业科技培训活动。
大力开展精深加工,提升绿色有机价值。积极推进新型经营主体一体化发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紧跟市场需求,建设加工企业,开展畜牧、水产养殖,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开展农产品加工营销,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推进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同时,注重市场营销,叫响“极境寒养”区域公用品牌,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累计达到305个。去年,在全市61个乡镇,已完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抽检,以及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抽检,先后抽检黑河地产农产品样品872批次,是上年的3.15倍,合格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