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 守护一方平安
——记市公安交警支队北黑高速公路大队民警王志坚
这两天,黑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北黑高速公路大队民警王志坚,因摘下口罩给晕厥的志愿者做人工呼吸“火了”,网友纷纷称赞他是“黑河好警察”。面对称赞,王志坚却说:“面对危急情况,全市公安民警甚至全国公安民警都能做到,这是我们的职责。”简短而有力的回应,让所有人都更想了解王志坚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38岁的王志坚是一名共产党员,2006年加入公安队伍。他是一名交通警察,寒来暑往,始终和同事们用严格的执法和热情的服务守护着道路交通安全和百姓平安。他受到市级以上表彰2次,区级以上表彰6次,荣获市公安局三等功2次。王志坚说,这些表彰和成绩不仅代表荣誉,更是老百姓对黑河交警工作的认可。
救人!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2月14日12时40分许,在吉黑高速黑河收费站,正在做消毒工作的志愿者付永杰突发疾病晕厥。正在执勤的王志坚观察到异样迅速赶到现场,马上将警服脱下为其取暖,并立即对他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王志坚跪在付师傅身旁,一边两手交叉互扣,伸直双臂迅速下压,一边焦急地观察他的反应,嘴里不停地喊着:“付师傅能听见我说话吗?你得坚持,你有老婆孩子,为了家庭你得坚持,明白吗?你得活着!”他又迅速摘掉口罩,俯身捏住付师傅的鼻孔,口对口吹气……循环往复,短短几分钟就累得气喘吁吁,汗水淋漓。过了几分钟,和付师傅同行的人说:“看,脸色好像稍微缓过来点了。”王志坚觉得这时更不能放松,继续做着人工呼吸,直到精疲力竭。与此同时,120救护车也正在赶来的路上,随车医生在电话中对施救现场作出专业指导,就这样,直到其他民警接替继续施救,他才瘫坐在旁边稍事歇息。
120救护车赶到后,医护人员现场紧急处置完毕,王志坚又与尚德健、丁浩一以警车引导,开辟“生命通道”,飞速将救护车护送到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担当!主动请缨冲锋
在前我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机制后,市交警支队配合卫健部门在全市56处交通要道设置防疫检查卡点,逐车检查登记,测量乘员体温。王志坚主动请缨,第一批投入到辖区车流量最大的吉黑高速黑河收费站卡点,参加防疫检查工作。
王志坚是支队秩序大队的副大队长,作为带队干部,总想着让战友们尽可能多休息一会儿,多些与家人相聚的时间。除夕至正月初一,连续工作48个小时的王志坚,短短休息了一天后又回到工作岗位,这一干,就又是整整两天两夜。除夕万家团圆,王志坚和同事们坚守一线不能回家团聚。在他们身后十几公里的地方就是有妻儿等候的家,他们选择了坚守岗位,只为万家团圆的灯火点得更亮、更久。
王志坚不仅是工作岗位上的“铁人”,还是战友身边的“暖男”。疫情期间,战斗在一线的交通民警、辅警每时每刻都暴露在危险当中。对他们来说再苦再累都不怕,做好防护工作、不被病毒击垮才是重中之重。王志坚除了每天叮嘱上岗警员戴好口罩、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外,还带领战友每两小时对工作、生活区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每日进行两次卫生大扫除、个人卫生清洁。他还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每天三次对全体工作人员检测体温,做好发热监测统计工作,守护群众的同时,也用心守护战友们的安全。
尽责!坚守岗位守护平安
在黑河冬天寒冷的气候环境中,王志坚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一点儿没变。
“您好!我是市交警支队民警,现根据防疫工作需要,请车上所有乘员出示有效身份证件进行信息登记并进行体温检测,请您配合我们的工作!”这恐怕是王志坚最熟悉的“台词”。这样的话,在尚未实行交通管制的前几天,王志坚一天要说上1200多遍,每天还要检测体温2800余人次,这让他精疲力竭,短暂的换班休息后仍坚守岗位,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辖区高速公路实行交通管制后,车流量大幅减少后,王志坚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带领民警在辖区不间断进行巡逻巡查,认真排查路面安全隐患,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为参加防疫工作和生活物资保障车辆保驾护航。
采访中,王志坚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真的没什么。”为什么这样说?他谦虚地解释说,无论在波澜不惊的平常日子,还是在抗“疫”的特殊时期,像他这样的民警还有很多,前不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民警王春天、执行任务途中牺牲的戴洪岩……这份名单很长,但我们清楚的是这些公安干警都在用生命守护一方平安。
王志坚救人的视频在黑河人的朋友圈流传开来,亲朋为他点赞的同时,也深深地替他捏了把汗:“疫情这么严重,你怎么就敢给他做人工呼吸?非常时期,谁都可能是携带病毒却不自知的,你这么做多危险!”没能挽回付师傅的生命,王志坚很是遗憾。他对记者说:“其实这就是全市公安民警、乃至全国民警每天都在做的事,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是义不容辞的,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