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生活中保持存续力和生命力,赋予传承人一手承接传统、一手连接未来的能力,近年来,爱辉区按照“保护发展、挖掘传承”的要求,强化宣传,动态传承,提高站位,彰显精神,全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这个区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创新载体,开展了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举办非遗展览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长效的、科学的动态传承,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乡镇。建立了一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依托的传承基地,不断带动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鼓励年轻人学习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旨在让传统艺术与文旅产品相交流互融,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切实振兴传统文化,促进非遗保护传承。
这个区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完善组织管理机构,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申报、传承和保护工作,不断扩大完善非遗数据库建设。目前,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形成国家和省、市、区四级名录保护体系,收集整理到的文字、录音、录像、图片、音乐、舞蹈等资料110余份,国家级保护名录2项、省级保护名录5项、市级保护名录5项、区级保护名录12项、正在申报省级保护项目4项。瑷珲民族歌舞团为达斡尔族盛会“库木勒节”进行舞台指导,并演出节目《追寻莫日根》《欢庆节日》《复兴之歌》《满族祝酒歌》等,确保了文艺作品高质量输送,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尊重,更是担当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