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到平坦的沥青路,再到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改革开放40年时间里,爱辉区公路网延伸到各个边界,与国省干道相连接,完成了从交通闭塞到连接世界的变迁。现如今,在爱辉区的乡镇或者村屯,一条条公路穿城入村,一座座桥梁跨越河流,让人深深感受到爱辉区的快速发展与巨大变化,展现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美好图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爱辉区县乡道路等级低,通行车辆也少,群众出行很不方便。农村群众进城办事或走亲戚看朋友,有时候骑着毛驴,有时候吆着驴车,有些还是走着来。“我们下乡都得骑着自行车,那时候都是土路,坑坑洼洼的,走一趟颠够呛,双腿疼得下不了车子,好几天缓不过劲儿。”76岁的爱辉区退休职工张建军说。
宽阔平坦的爱辉区至逊克高等级公路 邱齐龙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爱辉区的交通开始发生变化,修乡道、建省道,速度越来越快。随着经济的发展,爱辉区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巨大改善,道路越来越平坦宽敞了。如今,道路通到了家门口也直达群众的心窝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不断增强。从2003年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爱辉区共建设公路里程1315公里,先后投入资金62578万元,行政村道路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90%。到2017年末,爱辉辖区内公路总里程1992公里,形成了扇形辐射道路网络,实现了邻县相通、区乡相通、乡乡相通、村村相通的交通格局。
与此同时,1986年至1989年复建北黑铁路,火车可直达齐齐哈尔、哈尔滨和大连;1984年重建黑河机场,现在已开通哈尔滨—黑河—哈尔滨、北京—黑河—北京、上海—黑河—上海、黑河—漠河等10余条航线……陆地、空中立体化的交通网络,让处在祖国最北端的爱辉人感觉到世界不再遥远。“去外地旅游或者走亲访友真是方便极了,坐火车,乘飞机,还可以自驾游,网上就可以买到火车票、飞机票,不用排队也不费时间。”瑷珲镇农民王铁强高兴地说。
畅通的交通网络拉近了农村与外界的时空距离,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物质文化交流,缩小了城乡差距。无论陆地还是空中,一条条希望之路、致富之路、幸福之路、民心之路,为改善民生提供了便利的交通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