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黑河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奋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决定
(2017年11月30日中国共产党黑河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必将成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黑河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奋力前行,坚定不移地朝着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努力奋斗,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黑河篇章。
中共黑河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认真研究讨论了黑河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振兴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问题,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持续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学习大宣传活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一)坚持聚焦重点,全面准确领会精神实质。坚持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新修订的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逐篇逐段研读,原汁原味领会,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面准确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按中央要求做到“十个深刻领会”。把学习宣传的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上,聚焦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论断的深远影响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通过深入学习领会,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自觉地用十九大精神统领黑河的经济社会发展,把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坚持领导带头,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坚持以市管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研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各地各部门系统培训轮训为重要形式,落实学习计划,分层次、分步骤、分专题,持续推动思想武装向纵深拓展。各级组织部门和党校、行政学院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纳入主体班次教学计划,分期分批把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轮训一遍。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分管领域、工作联系点、所在党支部,带头讲好主题党课,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领着学,带动全市党员增强深入学习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化为行动。
(三)坚持铺满盖严,推进宣传教育持续深化。按照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要求,持续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向基层延伸。宣传部门要加强策划、精心组织,坚持全媒体作战、全方位发力,集中宣传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大力宣传全市上下对党的十九大的热烈反响和积极评价,大力宣传全市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大力宣传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围绕干部群众的兴奋点、关注点,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通过宣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组织和运用各级各类媒体持续推出一批有分量的深度报道、通讯综述、评论言论和理论文章。认真组织专家学者研究阐释、深入解读,增进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四)坚持知行合一,切实在干中学学中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同省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六次党代会精神贯通起来,把握正确方向,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学,带着理论和实践问题学,聚焦关系黑河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找到振兴发展的路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紧密结合我市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改革发展实际,自觉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到工作实践中来,认真与岗位对标、与责任对标、与纪律对标,提升发展目标,修订发展规划,完善发展思路,强化发展举措,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黑河落地生效。
二、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黑河建设新征程
(五)奋力实现黑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黑河作为欠发达地区、边疆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党中央在全国大局当中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黑河必须跨越发展,不做短板,不扯后腿,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三大目标。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到2035年实现黑河全面振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此为基础,再接力奋斗十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黑河。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定实施绿色崛起战略、扩大开放战略、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差异化发展战略,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解放思想攻坚战、整顿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完成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振兴、基本实现现代化夯实基础。
(六)坚定实施绿色崛起战略。坚持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全市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共识。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转方式调结构,谋划发展绿色产业、生态经济,念好“山水经”,做好“冰雪文章”。
(七)坚定实施扩大开放战略。发挥黑河独特的地缘优势,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注重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战略对接,深入研究用好国家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等政策,以及俄罗斯加快远东开发、辟建远东超前发展区和“自由港”等政策,抓住黑龙江公路大桥开工建设带来的整体拉动效应,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和“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大力推进跨境通道、跨境经济合作区、跨境产业园和产业链建设,构建内外联动、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把黑河建设成为在中俄两国独具影响力的国际合作重要平台城市。
(八)坚定实施融合发展战略。积极顺应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时代趋势,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加快推进“种得好”向“加工好”“卖得好”转变,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推进旅游和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型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要素资源更多向农村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工农互惠、城乡融合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九)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打造创新平台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渠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组织企业开展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强与国内外优势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设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科学家工作室等技术研发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成果引进和项目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
(十)坚定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科学审视黑河发展定位,深入挖掘生态、资源、物候、区位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其他地方无以替代的优势产业和新经济新业态,避免同质化竞争。从战略全局高度统筹谋划各县(市、区)发展,厘清各地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分成机制,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
(十一)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民生一号工程,坚持市负总责、县(市、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聚焦问题抓整改,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帮扶力量,增强帮扶实效。打造扶贫产业链,结合“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村+贫困户”利益机制,重点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和特色种植养殖专业户,打造汉麻、畜禽养殖、食用菌栽培、光伏电站等一批特色致富项目,实现每个贫困户都有一项扶贫产业。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确保每个贫困人口获得住房、教育、医疗、饮水安全等政策保障,补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弱项,提高群众满意度,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发挥社会保障兜底作用,确保完全丧失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一个不掉队。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如期完成孙吴省级贫困县以及全市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二)坚决打赢解放思想攻坚战。大胆放飞思想,解决好“不想”解放思想、“不敢”解放思想、“不会”解放思想的问题。从老守田园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从偏远地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按部就班、求稳怕乱的心理桎梏中解放出来,深入剖析制约转型升级的思想根源,坚决破除束缚经济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坚决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结合党的十九大新部署和中央、省委要求,围绕黑河比较优势厘清发展思路,不断增强机遇意识、效率意识、拼搏意识、创新意识、担当意识,站在改革开放前沿想问题,(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立足加快发展办事情,拿出壮士断腕的魄力和毅力,敢担风险,敢闯敢试,抓住机遇,便道超车,跨越式推进黑河振兴发展。
(十三)坚决打赢整顿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攻坚战。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摆上更加突出位置,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聚焦领导干部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事,部门利益法制化、执法工作随意化,规划政策朝令夕改、新官不理旧账等突出问题,重拳猛药、标本兼治,推动形成公平正义、开放文明、服务高效的发展环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能力,坚决扭转“摆平”“搞定”“忽悠”之风。持续开展机关作风整顿,紧盯关键岗位、重点部门、涉企行为、服务窗口单位和关键人,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和“一问三责”制度,坚决查处吃拿卡要等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深化流程再造,深入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四零”创建,建立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投资营商环境。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地,善待企业家和投资者,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氛围。建设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会,建立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三、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全面建设富强新黑河
(十四)全力打造现代农业新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发展绿色功能农业为方向,科学划分农作物种植区域,大力发展功能农业,围绕食品大豆、强筋小麦、专用玉米、寒地水稻和汉麻、浆果、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开发系列功能保健食品和药食同源的功能产品。建设功能性特色专用大豆、绿色有机强筋小麦、雨露汉麻等八大基地,发展以“两牛一猪一马”和特色养殖为主的现代畜牧产业,把黑河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粮食安全基地、绿色和功能食品种植基地、高端畜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统筹村镇建设和产业开发,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等方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在治理“脏乱差”,建设“洁净美”,改善“吃住行”上下力气,推进“厕所革命”,倡导乡风文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十五)全力打造现代工业新体系。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和黑河特色资源的开发为主攻方向,重点打造米、豆、麦、稻、薯、肉、奶、浆果、北药、花卉、汉麻等农林产品加工产业链,加快促进农转工、粮转食。积极探索“农头工尾”新机制,建立工农互保体系,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东。依托多宝山铜矿二期、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东安岩金矿、争光岩金矿等项目,加快铜、铁、金、煤等矿产开发步伐,进一步壮大矿业经济规模,不断提升矿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引进“识水、懂水、做水”大企业,深度开发五大连池矿泉水资源,打造专业水、功能水、高端水。发展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优势支柱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交通运输、专用机械设备等新型制造业,重点发展光伏、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依托工业硅、碳化硼等产业基础建设新材料生产基地,利用俄罗斯珍稀野生桦树茸、二氢斛皮素和我市北药资源发展针对糖尿病、“三高”等特殊人群的保健食品产业,以利源达公司为主体建设汽车出口零配件加工产业园。
(十六)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全域旅游、冰雪经济、冬季试车、生态经济、文化、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加快推进风景区药泉康养体验公园、中俄友好医院暨国际康养中心等项目,发展高端定制医养产业,打造我国北方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健康旅游样板区、跨国旅居养老特色体验基地和全国大健康养老首选目的地。加强全域旅游顶层设计,以“旅游+”促进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磨合、组合和融合,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引进战略投资主体,整体开发五大连池风景区、沾河风景区。以五大连池火山矿泉康疗游和中俄边境风情游两大核心产品为重点,积极构建火山康养游、边境风情游、瑷珲历史游、红色遗址游、森林生态游、农业休闲游“六大旅游功能区”,建设中俄边境最佳旅游目的地、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培育壮大寒地小浆果、道地北药、森林食品、特色种苗、林下养殖、森林培育和优质林繁育等生态经济型产业,推进碳汇产业发展,走出一条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林业产业发展道路;发展冰雪经济,创建冰雪旅游品牌,优化整合冰雪资源资产,扩大黑河冰雪乐园规模和影响力,推进国际越野滑雪基地、雪地驾驶体验、冰雪运动等冬季项目,抓好爱辉、五大连池、逊克大平台“三大冰雪旅游体验区”建设,积极承办冰雪赛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做大做强国际汽车低温试验基地,启动建设黑河汽车经济产业园冬季试验场和红河谷、山口湖新能源汽车试验场。全面提升商贸物流业发展水平,借助黑龙江大桥建设机遇,谋划建设黑河环球港、口岸物流园区、免税商场,发展供应链物流、生鲜配送物流等新兴物流。壮大珠宝玉石交易等文化产业,建设黑河中俄宝石交流中心。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丰富和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创新发展电商、金融服务业,完善合作区、爱辉区两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功能,谋划建设跨境电商中心和跨境金融与结算中心。
(十七)用“大智移云”武装现代产业体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趋势,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武装现代产业体系。更加注重发挥“大智移云”在重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战略性作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互联网技术在食品、外贸、旅游、健康、养老等行业的应用,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加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冬季寒冷的有利条件,推进大企业数据中心建设,加强与全国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合作,争取资源和项目在黑河落地。加快补齐信息基础设施短板,支持鼓励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实施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增强移动互联网服务能力。
(十八)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对外对内通行能力,加快推进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建设“一桥一道一港一管”,超前谋划黑龙江黑河铁路大桥;积极推进北黑铁路改造升级、北五铁路建设,积极谋划高速铁路建设;实施嫩双公路嫩江段、呼嫩公路呼嫩界至卧都河段、丹阿公路逊孙界至黑河段普通国省道改造和黑河至卧牛湖段升级改线工程,争取五大连池至汤旺河旅游公路尽快开工,全面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谋划建设逊克通用机场,依托支线和通用机场开展短途运输业务;进一步开发利用好黑龙江、嫩江两条黄金水道,以便利化促进交通运输体系升级提质增效。加强现代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河流治理、农村水利、岸岛防护三期和江河湖库连通工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完善城市功能,科学拉开市城区主框架,加强“三供三治”建设,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天然气新能源使用,加大中俄风情整体塑造,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十九)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实施县域经济提升计划,加大对薄弱县帮扶支持力度,激励各县(市、区)争先进位、竞相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推动县城扩容升级提质,依托优势资源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支持县(市、区)依托优势资源,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开发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争取每个县(市、区)培育生成1—2个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强化市区、北安、嫩江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推动逊克、孙吴、五大连池人口向县城聚集壮大规模。优化黑北线、北五嫩线、黑龙江沿线城镇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建设,构建城镇化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十)深化对俄跨境产业合作。推动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合作更加广泛深入。高标准建设黑龙江大桥桥头区,与俄方联手打造中俄边境线上机制最活、政策最优的开发开放平台。推动境内和境外园区联动发展,协助境外产业园区享受俄跨越式发展区政策,推动对俄边贸合作向俄腹地延伸。鼓励支持中方企业在俄远东地区开展港口物流、资源开发、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林业开发等领域互利合作,重点推进阿穆尔—黑河边境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油田区块勘探开发、阿州锑矿开采等项目,引导企业由单纯的境外农业种植向种养殖和农业产品深加工发展,延长跨境产业链。促进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不断深化,抓好“六一”国际儿童节少儿互访、“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妇女互访、“横渡中俄界江—黑龙江”、中俄界江黑龙江国际冰球友谊赛等机制化活动,办好大黑河岛经贸洽谈会,不断提升中俄文化大集、中俄林业生态建设国际学术论坛办会层次,打造永不落幕、绚烂多彩的中俄文化交流品牌。
四、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全面建设民主新黑河
(二十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促进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
(二十二)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充分尊重人大代表主体地位,组织代表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视察、调查和执法检查,积极为代表走进基层、反映民意提供服务、创造条件。完善常委会委员联系人大代表、代表重要建议批评意见直通车、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制度,切实保障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十三)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建设。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重大决策前加强民意调查,充分协商,作出符合国家法律和人民群众意愿的决议决定。积极推动协商民主制度落实,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支持人民政协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职能作用,聚焦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政协工作,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中央和省委、市委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
(二十四)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入推进法治黑河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提高全市人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加强对法治黑河建设的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把法治建设建立在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之上。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着力打造法治化发展环境。
(二十五)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凝聚新时代黑河振兴发展的思想共识和磅礴力量。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团结引领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为黑河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广泛的力量支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扎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聚焦民族村脱贫攻坚,推进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化,实现少数民族聚集区加快发展,巩固和发展我市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及合作成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在黑河振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发挥工商联、商会作用,鼓励支持企业家为黑河作贡献,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发挥侨联、台办等对外组织和团体作用,增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文化认同感。
五、坚定文化自信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设文明新黑河
(二十六)坚持把文化自信作为振兴发展的持久力量,加快建设文化大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影响力,充分认识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血脉,作为全市人民砥砺奋进的力量之源,大力予以传承和弘扬。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黑河文化生命力。
(二十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汇聚黑河振兴发展强大正能量。成立市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切实改进正面宣传方式,用黑河的生动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传递黑河声音。突出新闻媒体理论宣传阵地作用,建设好理论平台,开设理论专题专栏,巩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宣传阵地。坚持党管媒体、党管舆论,加强广播电视、党报党刊、官方网站等主流媒体建设和创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深刻解读,推出一批助推黑河振兴发展的理论成果,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强化网站和“两微一端”管理,做好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节点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唱衰黑河的各种论调。
(二十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市人民的广泛价值共识和共同价值追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黑河全过程。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广泛开展以“引领风尚?铸魂黑河”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以及“传立家风家训?凝聚道德力量”活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市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开展先进典型巡回宣讲,组建“践行核心价值观百姓宣讲团”,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大力实施黑河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黑河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优秀特色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黑河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坚持把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知青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长期任务来抓,继承光荣革命传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提升全市人民推动振兴发展的精气神。
(二十九)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全市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为载体,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在全市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普及科学知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加大公益广告创作、评选、刊播力度,修订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和团体章程。深入开展“黑河楷模”“黑河最美人物”“道德模范”“黑河好人”评选,引导全市人民向榜样学习。结合我市实际,组织开展具有边疆特色的口岸志愿服务活动,强化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打造特色文艺品牌。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大力推动文艺创新,深入实施重点现实题材文艺创作工程,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努力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和优秀剧目,建立文艺评奖制度。着力打造特色文艺品牌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扩大黑土文艺影响力。加强文联机构和文艺队伍建设,尊重善待、留住用好本土优秀文艺人才,造就一批德艺双馨艺术人才,培育一批高水平创作人才。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三十一)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市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实施书香黑河工程,开展图书展览展销、作家签售、论坛捐赠和朗读活动,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加快推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组织开展“城市之光”“周末大舞台”“金色田野”和“农村文化大院”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组织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俄罗斯民间手工艺作品交流展览活动。
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全面建设和谐新黑河
(三十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紧紧抓住全市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十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6个县(市、区)和五大连池风景区全部完成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任务。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全力推进高考改革,实现普通高中免学费目标。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打造“一校一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实用性技能人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支持黑河学院做优做强,办好黑河技师学院。发展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校园冰雪教育计划,参与冰雪活动的学生比例达到90%以上。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推进精准资助,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三十四)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培训人员年龄、文化程度及培训意愿制定培训计划,不断突出技能实操培训,提升学员职业综合素养,提高培训学员的就业质量。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引导鼓励各县(市、区)辟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作用,加快推进黑河“就业地图”信息系统建设,为群众免费提供岗位查询、政策法规查询及求职登记等服务。坚决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拓宽城乡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三十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织密全市社会保障安全网。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加快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巩固提升全民参保计划,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体系,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制定并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相关配套政策,全面实行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建立复合式付费方式;抓好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健全完善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机制。做好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作。推进综合柜员制社保服务模式创新,实现网上大厅与实体大厅一体化,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上线经办工作。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救助标准动态调整、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家庭经济状况核查、“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社会救助绩效考评等各项机制,加强城乡低保清查,扩大低保对象的认定范围,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对象精准认定、救助精准实施,实现低保救助对困难群体全覆盖。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成我市“四类重点对象”农村泥草(危)房改造和全市现有存量棚户区改造任务,确保2019年基本消除市区整片棚户区,让全市人民住有所居。
(三十六)持续推动“健康黑河”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综合监管等制度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推进新型医联体建设,完善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建立的医疗技术协作中心、中俄友好医院功能,巩固提升与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301医院合作关系,进一步理顺与俄罗斯阿穆尔州、萨哈共和国医疗沟通机制。推动医疗模式由偏重治疗向促进健康转变,从注重个体对象服务向家庭和社会群体转变。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边远贫困地区硬件设施,积极推动卫生计生技术人员向贫困地区流动,提高全市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健全从田园到餐桌的最严密食品安全链,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引导社会资本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及护理院、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黑龙江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推进医养结合,建立健全业务协作机制,满足特殊人群医疗卫生需求。推动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全面加强体育场馆特别是冰雪体育场馆建设,深入开展“冰雪体育之冬”“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动,增加城乡群众健身路径。
(三十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大信访工作领导力度,完善信访诉求表达方式,推进网上信访系统规范建设和深度应用,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制度,坚持依法治访和诉访分离,着力解决群众合理合法利益诉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生产、交通、食品药品、公共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入推进“平安黑河”建设,全面升级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三十八)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维护边境安全。坚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实各级党委国家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全面贯彻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切实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境外各种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有效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建立黑河市军民融合发展组织机构,制定黑河军民融合发展总体规划,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军民科研等重要领域、军地人才培养使用、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军地先进文化共建深度融合,加快边疆发展,安边固边兴边,有效维护国防安全。
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建设美丽新黑河
(三十九)推进绿色发展,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进“多规合一”。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黑河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四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等重大工程,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沿江、沿河、沿山、沿湖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森林、草原、湿地、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完成我市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和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生态脆弱区和退化区保护治理。全面落实《黑龙江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强化林地、湿地保护,严格保护耕地,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面积。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流域环境监管。严格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中央《关于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意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十一)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设立我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做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严格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市县精准落地。加强国省两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入推进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开展领导干部自然生态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八、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四十二)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四十三)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筑牢对党政治忠诚,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自觉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倡导健康政治文化,弘扬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强化中心组学习“核心工程”意识,突出中心组学习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四十四)坚持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从政治和大局需要出发,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严肃干部工作纪律,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部署、重大任务、重点工作,科学设置指标,强化结果运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完善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机制,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统筹做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干部。培养干部提高素质本领,在全市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五大思维”能力和“八种本领”全面提升工程,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黑河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励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等有关人才政策,下大决心、加大力度、舍得投入,千方百计培养、引进、留住、用好各方面人才。
(四十五)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之基。坚持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党支部更好地担负起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加强过硬支部建设,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尊重党员民主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力度,深入抓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抓实抓活实体化党建阵地和网络化党建阵地建设,打造全市统一的“智慧党建”平台,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广泛运用。深化拓展“创边疆特色党建、促黑河全面振兴”主题活动,打造独具边疆特色党建品牌。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更好组织动员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健全县、乡两级党建责任制考评指标体系,完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方式方法,压紧压实基层党建责任。
(四十六)深入开展作风整顿,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严肃认真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精神成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坚决遏制“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行为。强化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贯彻执行。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健全完善政治生态考评体系,努力营造和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十七)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加强对产业建设、脱贫攻坚、中小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机关作风、涉民惠农等领域的专项督查检查。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深化政治巡察,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在六届市委任期内实现巡察全覆盖。加强派驻监督,真正发挥“探头”作用。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市、县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积极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四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狠抓推进落实。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作出专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提出具体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更好的精神状态抓好落实。各地组织、宣传等有关部门要在党委(党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强督促检查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落实市委决定的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和述职内容,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各地、各部门每半年向市委上报一次落实情况,重要情况、重大事项要及时向市委报告。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始终同全市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全面振兴发展和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黑河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