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内要闻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行业动态 新闻专题
边境旅贸 文体新闻 全市各地 生态黑河 时空黑河 市长热线 评 论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提醒广大市民,汛期将至,部分地段可能引发洪水及城镇内涝,请注意天气变化,加强自身保护,避让积水地段,远离低洼地带,不到江河边游泳游玩,严防发生溺水事件。近水村屯接到政府部门下发的群众转移通知时,请听从指挥及时转移。汛情信息关注权威媒体,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保持使用公勺公筷、不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 人人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疫苗接种你我他,守护家园靠大家。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市民素质高一分 城市形象美十分 文明从脚下起步 创建自你我做起 维护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黑河时政
【砥砺奋进的五年】迎接十九大特别报道·嫩江篇
//heihe.dbw.cn  2017-09-28 09:59:24

  创新打造“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全面带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腾飞

  为了强势推进嫩江县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的紧密合作,加快“互联网+”的发展步伐,按照省、市、县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要求,嫩江县委、县政府制订“五年三期”工作计划,创新打造“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建立健全“互联网+电子商务”体系,全面带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腾飞。

  创新打造“电子商务+综合服务”模式。围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农村电商等综合服务需求,线上依托嫩江嫩网电子商务公司的“聚超网”平台打造统一流量入口,整合“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网络体系及大型龙头流通企业、电商企业,实现线上资源的融合。截至目前,已发展有嫩江嫩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黑龙江嫩维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鸿兴面粉有限公司等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企业50余家,个体经营户100余户,初步形成了电子商务综合服务支撑模式和体系。

嫩江县电商配送商品展示

  创新打造“电子商务+运营服务”模式。打造了县级电子商务平台,圆满完成嫩江县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建设,成立嫩江县电子商务协会和嫩江嫩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2000平方米的嫩江县电子商务创业园综合办公楼,展示中心、运营中心、多功能培训厅、孵化园、物流配送中心一应俱全;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专业团队,形成了线上、线下互动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打造了O2O(线上线下结合)、B2B(企业对企业)、C2C(个人对个人)、B2C(企业对个人)和P2R(生产商对终端零售商)的网络运营模式,引领全县企业、个体经销商走上发展电商道路;协会成立至今已汇集农副产品企业会员50余家,个体经销商100余家。

  创新打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依托嫩江嫩网电子商务公司和“聚超网”项目,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传统流通网点,创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在全县建设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社连锁超市。目前,已加盟连锁店1580家,上传产品库5028款,销售额度达77.8万余元,解决了300余人就业。由杭州云舍科技有限公司(聚超网)投入3台、价值30多万元的配送物流车,实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服务,逐步推动快递配送延伸至乡镇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解决农村居民物流配送线上“最初一公里”和线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创新打造“电子商务+应有能力”模式。在嫩江县电子商务协会的协调下,定期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进行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上开店及技巧、网购操作等知识免费培训。目前,开展电子商务普及讲座及培训班50场,共计培训3600余人,提高了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和农民运用电子商务的能力。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组织考察团先后赴杭州阿里巴巴总部、北京、上海等地调研学习,争取到了2000万元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资金;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引来哈尔滨华淇智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信谷物交易所、苏宁易购等商谈合作,合作内容以大豆产业链为核心,积极发展电商平台,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创新打造“电子商务+创业就业”模式。为了推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和巾帼电商创业行动,以返乡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村青年、巾帼致富带头人和退伍军人等为重点,培养了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发挥他们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指导具有绿色生态商品生产基础的鸿兴面粉厂、中坤粮油、绿芳马肉干厂等特色产品生产企业向电商化转型,帮助他们分别在天猫、淘宝、京东、一号店和微信上开设了网店、微店,全网全渠道的拓展线上销售。全县实现传统企业网上运营,形成了电子商务自主创业热潮,有300多名创业青年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自主创业,推动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创业就业的不断发展。

  创新打造“电子商务+培育保障”模式。嫩江县全力构建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体系,电子商务创业园已形成集商品展示、运营、培训、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多功能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开通“淘宝网”“嫩江特产馆”。上传嫩江产品103款,注册了“嫩府”品牌商标,搭建微信、微博、黑河论坛、嫩江信息平台等互联网平台;利用电子商务孵化园帮助电商创业者在淘宝网开店、网站建设,免费提供人员培训和技术咨询、免费包装策划线上的商品,让会员体验到零风险投入的最大化利益。嫩江嫩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杭州云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聚超网”进行合作。通过创新的P2R+O2O商业模式,实现“生产商、终端零售商、消费者”为一体的运营模式,为城乡及社区便利店、超市、饭店、酒店提供免费升级、配送服务,缩短供应商与零售店的货物供应中间环节,为零售商提供便利,提供免费的APP应用,实现零售店的“移动商店”与实体商店相结合,解决供货、销售问题,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返城”双向流通。

  创新打造“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模式。为推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带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流通效率,开发嫩江惠农网平台建设,打通农业产业链。嫩江县供销惠农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嫩江嫩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嫩江县维民生态农业综合种植合作社共同出资,成立黑龙江嫩维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现有惠农公司90家分公司已有销售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建设互联网销售平台“嫩江惠农网”,为全县农业种植合作社、农资经销公司、农产品深加工厂商、农业种植户提供“农资交易平台”、“农产品交易平台”、“农业金融”、“嫩江种植户征信系统”、“农业保险”、“粮食收储”、“咨询服务”、“植保服务”等,为嫩江县农业种植户在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良好的售后服务,实现县域内农资电商配送全覆盖。

  让民知 解民忧 听民声 顺民意

  抓好“创卫工程”架起干群连心桥

  嫩江县强化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并以此作为提升干部“精、气、神”的原动力,以抓好民生工程为根本,以人民幸福指数得到新提升为目标,切实从“创卫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上入手,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

  嫩江县在创卫启动上让民知。在创卫网格化上抓推进,把全城划分为151个网格责任区,全县城镇各党委和中省市直各单位共计91个部门全员参与,形成全员上下步调一致参与创卫攻坚的新格局。在创卫宣传上抓动员,在政府网站显著位置投放宣传标语,在县电视台设立创卫健康教育专栏,在社区开展“争创国家卫生县城、争当文明市民”大讨论活动;在各责任区设立固定宣传栏920个,定期制作健康教育板报;在各单位举办创卫国标培训班43次,深入社区、医院、机关、学校等开展健康教育讲座236次,开展健康教育大舞台“进社区、进学校”活动67次,全面提高广大群众卫生保健意识。努力营造宣传氛围,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127次,书写宣传标语260条,办墙报、板报1076次,竖立大型公益宣传牌56块,悬挂创卫宣传刀旗430面,在公园、公厕门前竖立宣传标识牌96块,设立彩虹柱宣传阵地6处,建立健康教育宣传阵地70个,利用出租车张贴宣传标语2672条,做到创卫活动家喻户晓。

  在改善城区人居环境上解民忧。科学编制城市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功能完善、设施健全的城市骨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以来,改造城市棚户区16.9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1001套;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83栋、低温楼改造200栋、危老旧楼改造70栋,完成墨尔根老街整体综合改造;改造给水配水管网1.51万米,完成98栋老旧综合楼排水改造;新铺供热管网22.5公里,改造老旧管网9.3公里。强化创卫专项建设,在城区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及重点部位安装电子监控探头603个,划定停车位683个,改造道路8.2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16.24万平方米,增设道路标志标牌250块,划设道路交通标线3.8万平方米,增设果皮箱600个。亮化楼体238栋、新建堤顶景观桥两座,路灯亮化率97%以上。除“四害”工作由县级财政专项拨付,创卫3年来共拨付专项除“四害”资金近百万元。

 

嫩江县创卫宣传主题广场一景

  在破解热点难点问题上听民声。开展城区保洁专项提升行动,针对保洁力量不足等问题,城区清扫保洁人员从创卫前的650人,增加到目前的728人,清扫保洁延伸到背街小巷,日清扫保洁面积达250万平方米。开展城区专项植绿行动,政府加大投入,栽植灌木18万株、乔木2.28万株,种植草坪6.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总面积达601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30.2%,绿地率31.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15平方米。开展重点部位专项整治行动,完善早市夜市、义合兴道西等5个农贸市场的环卫设施和管理机制,取缔马路市场4个,规范车辆停放场所12处,将嫩兴路等4条街路列为样板管理示范街,取缔大排档摊点和小吃摊点174处,拆除私搭乱建各类棚亭45处3500平方米。

  在推进民生工程上顺民意。在创卫的过程中坚持改善民生为第一要务,认真解决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所盼,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宗旨开展创卫工作。开展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大对饮用水的安全投入和全程饮用水跟踪检测力度,先后投入540余万元对大水源地进行安全保护和水质提升,让人民吃上安全水。建设开放式公厕利民工程。选址6处建设开放式公厕,对商贸城收费厕所进行改革,免费对外开放,对全县公厕实行全天候全部免费开放,得到了人民群众认可。实施绿化嫩江工程。谋划公园式广场两处,推进绿化带建设,变垃圾场为公园广场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实施围挡工程。对全县的废品收购部、重点地段进行有效围挡,增强了城市的美感和视觉效应。

  在“严”上聚焦向“实”处发力

  基层党建焕发新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嫩江县委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持续推进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基层党建焕发了新活力、展现出新气象、打开了新局面。

  强化政治引领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

  近年来,嫩江县委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抓手,筑牢党员干部思想基础。以县、乡、村(社区)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加强理论武装。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共计4万余人次。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县委党校主阵地和远程教育站点、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教育资源作用,多渠道、多途径培训党员,增强“四个意识”。

  压实领导责任牵住基层党建“牛鼻子”

  坚持把落实党建责任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研究部署和督查推动,努力形成主责、主业和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完善党建责任体系。成立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及分管领域党建工作责任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完善述职、评价、考核三位一体和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党建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县处级党员干部、县直帮扶单位领导、基层党委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包保责任制。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140个。创新目标考核方式。把基层党建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突出日常考核实效,每年与44个基层党(工)委分别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每季度至少一次的基层党建督查制度,着力完善“承诺、述职、评价、问责”四位一体的责任体系。

江边带状公园夜景

  建强基层组织筑牢从严治党“桥头堡”

  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重中之重,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创新开展“建规范支部、做合格党员”主题活动,打造规范化党支部352个;集中整顿2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转化率达100%;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组建农村进城党员“陪读党小组”“务工党小组”61个;采取独立组建、挂靠等方式,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分别达到79.8%和88.4%。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全面实行“主题党日活动”制度。探索实行流动党员“两联系一报告”管理机制和大学毕业生党员“三级联动”管理服务机制。持续加大基础保障力度。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实现全县147个村和15个社区活动场所全面覆盖、全部达标;投入50余万元为“两新”组织党组织配备办公设备;县委累计向基层党组织拨付党建经费9000余万元,为基层党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创新思路方式搭建基层党建“新载体”

  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围绕全县中心任务,从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入手,创新组织开展“创党建特色品牌、促嫩江全面振兴”主题实践活动,聚焦“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军地融合、人民幸福”,分别在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国企党组织中,打造“富民强村”“温馨家园”“先锋旗帜”“红色引擎”“核心基石”特色党建示范点161个。组织开展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进社区”活动,建立联席会议、联合党日活动、领岗定责、在职党员双向考核、进社区表现负面清单5项工作制度。活动开展以来,在职党员进社区3000多人次,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1800多件。

 
作者:焦建华 杨明新 王可心 夏作舟 宋 琳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吴岩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更多>>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
Copyright©2002-2006 HEIH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黑河市委宣传部 黑河日报社 主办
黑河新闻网联系方式:0456-8223257 QQ:2730088696 E-mail: tym4673@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56-8223216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