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疆大地树起公平正义旗帜
——市中级人民法院发挥审判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2016年度,黑河市中级人民法院人均办案83.2件,名列全省中级法院第二名,为全省法院绩效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1月23日,黑河中院收到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发来的表扬信,省高院在信中对黑河中院在审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这是对黑河中院的褒奖,也是黑河司法界共同的荣誉。
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我市各级法院受案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2016年,在面对案件数量呈“井喷”式增长的情势下,黑河中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克服案多人少的实际困难,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
将责任意识倾注每一个案件
黑河中院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注重延伸司法触角,制定了《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服务和保障黑河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关于为黑河市经济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等文件,将责任感和使命感倾注到每一个案件中,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2016年,黑河中院新收案件同比增加了565件,在办案人员未增加的情况下,法官们积极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加紧办案。上班时间接待当事人、安排开庭、组织调解;节假日和下班时间准备开庭、合议案件、撰写裁判文书、整理上传卷宗。集中开展了“对被长期拖欠供热费、物业费、水费的企业单位上门集中服务活动”、“对涉及黑龙江大桥、跨江索道等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合同咨询、惩治阻碍施工建设等重点服务活动”、“对涉农纠纷特别是土地纠纷专项服务活动”,确保精准发力,服务发展,促进和谐。2016年,黑河中院走访市热电厂、逊克电信、逊克邮政等重点企业55家,走进机关、社区、学校等单位98次,帮助行业、企业解决法律难题30余个。
将服务意识贯穿每一个流程
黑河中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实现办案质量与办案效率的有机统一。升级改造了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其中,诉讼服务中心分设六大功能区、十二个专门办公场所,在诉讼服务中心增设了导诉台、休息等候区、手机充电处等便民设施,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气氛。新设律师调解室,每周三全天由专职律师为来访人答疑解惑。为方便群众,减轻群众诉讼负担,积极深入案发地开庭审理案件、调查取证和调解案件,先后组成合议庭到北安市、嫩江县、五大连池市等地开庭审理案件120余件。
黑河中院还以打造法院信息化3.0版为契机,注重利用科技手段在便民方面下功夫。近几年,黑河中院完成了从省法院到人民法庭的四级专网建设,建成了“一线五平台”便民服务系统,基本实现了群众网上申请立案、网上接受送达、网上诉讼咨询、网上联系法官、网上查询案件、网上信访投诉。同时利用开通的“12368”诉讼服务热线,形成了服务大厅、法院网站和服务热线“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网络格局。开通了与最高法院对接的“总对总”财产查控系统,完成了与我市国土资源局、房产局、车辆管理局、多家商业银行“点对点”财产查控网络,有效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执行成本。
将监管意识覆盖每一个节点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法院队伍,黑河中院建立起以党组为核心、以支部为基础的党建工作格局,加强对干警司法素养、品行作风的培育。持续推进法官廉政工程,落实了“四位九廉一体”措施,在教育、制度、监督、查处四个关键环节,重点抓育廉、宣廉、树廉、诺廉、促廉、述廉、助廉、诫廉、查廉工作,积极构建起全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系。
积极推进司法质效体系建设,制成包含政务、审务、党务的《标准化工作制度汇编》,涵盖每项工作流程和节点,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结合实际进行审判管理节点调整,通过精准测算,设立符合司法规律的程序公正评价标准、质量效率评价标准。2016年共新增和修改审判管理节点指标55项,建立标准规范化、目标合理化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审判管理标准可复制、可推广。
将发展意识融入每一位干警
黑河中院以信息化格局打造科技应用法院。依托32项应用软件,形成了“审判科技化、管理智能化、办公集约化”的应用格局。引进多功能办案辅助系统,包括审执计算系统、文书上网屏蔽系统、审判质效评估系统、电子签章系统、远程视频提审系统、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等,用信息化服务审判。将发展意识融入每一位干警,号召干警与时俱进、比学赶超,全市法院相继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法院、优秀法官、办案标兵、调解能手等省级以上先进集体和个人23个;黑河中院先后荣获北部战区五省(区)涉军维权工作先进单位,黑龙江省第六届“六个十佳”和谐单位提名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