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嫩黑公路建设工程,在建设指挥部精心组织下,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施工单位正在陆续进入工地,即将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这条具有320多年历史的古道,不久便将旧貌换新颜了。
这条公路,是在清代驿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一次雅克萨反击战后,清政府除在瑷珲、墨尔根驻兵永戍外,康熙帝又谕令:“著丈量吉林至墨尔根、墨尔根至黑龙江设驿里程”。据此,户部郞中包奇等以五尺为度,由吉林乌拉经墨尔根丈量至瑷珲城,其路线基本是元、明时期的老驿道,测完后设驿25处,至1686年春(康熙二十五年四月)完成,全长1711里。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1727年(雍正五年)先后增驿2次,共5站,全程增加到30站,共1823里。黑龙江境内共20站,全长1318里。
黑河境内7站,分别是伊拉哈、嫩江、科洛、塔溪、三站、二站和坤站。
这条交通线开辟出来之后,内地运往瑷珲的粮秣、炮具、弹药等物品,瑷珲向清廷进贡的贡品,便都用马车、爬犁循路运输。受路况限制,每年10月末至来年3月间通车,夏季很少有车上路通过。常年在路上出现的,主要是传递谕令文书的官差、邮驿。
进入民国时期,随着路况的改善,汽车运输从国外的传入,在先后主政黑河的兵备道、观察使的倡导、支持下,先后由齐齐哈尔的俄国侨民以及本地商人的投入,在嫩黑公路上兴起了汽车运输。但由于汽车破旧,山路难行,运营状况不佳。于1927年底成立起来的官督商办的、黑河合组汽车行进入运营后,才使混乱局面有所改善。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黑河后,推行其所谓“北边振兴计划”,于1933年至1935年,对嫩黑公路加以修筑后,实行军用管制,上路通行必须持有伪满警察机关签发的特别通行证。路况改变了,但中国人被剥夺了随意上路通行的权利。1945年8月日本败退后,留在黑河的苏联红军撤离前,将路段上部分桥梁炸毁,通行车辆只能绕断桥而行。直到1951年修复了被毁桥梁,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养护,嫩黑公路虽然今日路况今非昔比,但按当今先进的公路标准要求,仍有很大距离。嫩黑公路建设竣工之后,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12.2公里的一级路,路基宽度23米,行车道宽度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203.2公里的二级路,路基宽度10米,行车道宽度7米。设计时速60公里。是我省骨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我省西北骨架公路网、发挥路网整体功能,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