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2月28日讯 近年来,嫩江县着眼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倾力打造嫩江工业集中区、九三绿色食品经济区、多宝山矿产资源开发区三大园区。目前,嫩江工业集中区已有多户企业入住,九三绿色食品经济区、多宝山矿产资源开发区已初具规模,三大园区呈现“三园布阵”之势,壮大着县域经济,打响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筑巢引凤”之战。
吸引产业集聚,努力将嫩江工业集中区打造成黑龙江西部开放的新型环保建材、有机食品加工及高新技术基地
嫩江县是著名的麦豆生产基地,素有“北国粮仓”、“中国大豆之乡”的美誉。为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开拓农产品精深加工新领域、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为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搭建平台,吸引产业聚集、营造洼地效应,全力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这个县在距县城3公里处,辟建了总规划面积为18平方公里,以新型环保建材加工工业、有机食品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仓储物流等为辅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园区——嫩江工业集中区。该园区一期工程(起步区)于今年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筑巢引得群凤来,园区建设虽刚刚起步,却吸引来诸多企业争先入住。目前,年生产能力达1万余吨的北药中药饮片责任公司、日处理能力1200吨的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能力5万吨的巨祥油脂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跻牧饲料加工项目等已纷纷入住;投资7.5亿元的生物质能源开发项目、年产15万吨面粉的沈阳香雪面粉加工项目、年产8000吨豆干的东华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辰鹰乳业有限公司、广西玉林腐竹加工项目等十多个企业及项目即将于近期入住。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嫩江县将紧紧围绕产业优势、县域资源、民生发展上项目,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激励全民创业、加快园区建设,坚持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特色化、市场品牌化的原则,争取在2至3年内,构筑起优势产业体系框架,努力将嫩江工业集中区打造成黑龙江西部开放的新型环保建材加工、绿色有机食品加工及高新技术工业基地。
推进场县共建,努力将九三绿色食品经济区打造成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基地
2001年启动建设的九三绿色食品经济区距嫩江县40公里,规划面积为2平方公里,其中开发区面积1.8平方公里。园区以“举产业旗、打绿色牌、走调整路”为发展战略,以发展绿色产业和有机食品为重点,大力推进农副产品、林产品、山产品、中草药产品、食用菌产品等高附加值的绿色和有机产品开发。目前,已完成道路、供电、供水等工程,达到“六通一平”,10个行业近26个项目相继落户。
为促进场县间在工业领域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嫩江县围绕园区内的乳业、玉米深加工、有机肥料项目等七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快推进了场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目前,园区内年加工能力40万吨大豆的九三油脂集团、10万吨优质小麦的北大荒丰缘麦业集团、20万吨大麦芽的九三麦芽集团、3万吨马铃薯精淀粉的北大荒九三马铃薯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加工企业已具规模;九三亚麻有限公司已成为集50万亩亚麻种植、5万锭亚麻纺纱和织布为一体的产业化企业;黑龙江农垦九三肉业食品有限公司已发展成集肉牛繁育饲养、屠宰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屠宰加工肉牛6万头、27个繁育养殖小区单次育肥肉牛规模7300头。
合理有序开发,努力将多宝山矿产资源开发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冶炼基地
嫩江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铜、金、钼等金属矿产60多种,珍珠岩等非金属矿30多种,其中,铜储量占全省首位、全国第三,珍珠岩储量居东北之首,大理石储量居全省之首,被誉为“地质摇篮,矿产之乡”。嫩江县因地制宜地作出决策:立足多宝山及周边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以矿产勘探、开发、采运、加工、销售为主导的矿产经济产业链,把多宝山矿产资源开发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冶炼基地。
在推进生态功能区保护的基础上,这个县对多宝山镇、霍龙门乡、临江乡的铜、煤、珍珠岩等金属、非金属矿进行合理有序开发,加强了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设,形成了“开采+利用”的矿产资源开发带。着力推进在建项目,确保大多宝铜矿、霍龙门铜多金属矿、国维星光煤矿等在建项目如期完工并顺利投产。同时,加大了矿产资源的勘探力度,目前,投资3800余万元的霍龙门——长安区块煤炭资源调查项目、大西江煤矿勘探项目正全力推进,北部山区的麦海红柱石和矽线石普查勘探、白云清泉二区煤炭普查、固固河岩金多金属矿普查、南岔河铜多金属矿普查等勘探进展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