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阮显忠:身上流淌着鄂族的血
http://heihe.dbw.cn   2006-10-27 14:02:23

  

  

  阮显忠,哪像50岁的人。他,高高的个头,戴副眼镜,长得文雅秀气,看上去蛮有学问。这次10名上海知青应邀参加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大庆,阮显忠被推荐为上海知青代表团的团长。

  有人说,阮显忠与鄂族有血缘关系,怎么可能呢?他一没有与鄂族姑娘通 婚,不是“团结户”;二已经返回上海多年。无风不起浪,肯定事出有因,还是听阮显忠自己讲述自己的 故事吧。

  1970年,刚满16岁的阮显忠初中毕业,同小伙伴们一起,远离父母,充满豪情地从南国上海来到北疆逊克县,在新鄂公社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牧的再教育。到新鄂第一天,知青分别住在鄂族老乡家,第一顿饭吃的狍子肉馅饺子,吃在嘴里,香在心里,这是天下最好 吃的饺子。后来盖上房子,住集体宿舍,吃集体食堂,鄂族父老乡亲像对自家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的关爱知青,杀猪、宰羊、打回的猎物,先送给知青吃头一口。从此,知青学种地、打猎、砍柴、打鱼……“战天斗地”建设边疆。新鄂,确实是块宝地:富饶美丽、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渔米之乡。尽管条件艰苦,知青们却生活得非常充实。

  忘不了1973年的5月,公社大搞水利建设,在西山修造水库。知青当然是主力 军,开沟、筑坝,干起活来一身汗,挑起土来一阵风。为了省钱,自己做炸药,点炮炸冻土。一天 下午,点完炮,接二连三的炮响过,阮显忠等5人查看爆炸情况。刚走到放炮点,突然一哑炮轰隆巨响,冻土块冲天,4人受伤。阮显忠正好冲着炮眼,炸得飞起十几米高摔下来趴在地上,满脸泥土,张不开嘴,什么也看不见,顿时失去知觉。立即采取措施,两条麻袋用桦木杆穿起来做成担架,人们一路小跑,高唱毛主席语录歌,把伤员送到距水库3公里远的公社卫生院,做紧急处置后,坐拖拉机拉的大爬犁到逊河公社,县里派的专车在逊河接应,连夜入住逊克县人民医院。

  医院全力以赴进行抢救,新鄂的知青和乡亲们60多人陆续赶往县城医院看望伤员,时刻准备输血。阮显忠昏迷不醒、血压高40,没有低压,生命危在旦夕。经查,阮显忠是O型血,医院无储备。新鄂大队党支部书记孟锁柱(鄂族)的血型对上号,带头给阮显忠献血;接着,鄂族姑娘孟淑芳、叶小松的鲜血流入阮显忠的血管里。

  为继续寻找血源,县城的大喇叭喊开了:“上海知青修水利被炸伤、阶级兄弟生命垂危,县医院缺乏O型血,请大家速来献血。”听到广播,全县行动起来,白天来的,夜间来的,献血者络绎不绝。度过了五天五夜的休克,摆脱了死神的纠缠,阮显忠终于苏醒过来。因肠子 被炸破裂,医生为阮显忠做了腹部手术,修补肠子,使他彻底脱离危险。冻土块上的细沙子打在眼角膜上,损伤严重,逊克县医院束手无策,只好护送到上海医治,阮显忠失明的双眼又重见光明。几个月后,阮显忠基本恢复健康,可他的脚后跟整个脱落,手也大量脱皮,真正尝到不死脱层皮的滋味。

  “鄂家的鲜血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的身上流淌着鄂族的血”阮显忠无比激动,不时的用手帕擦去眼泪,句句情,声声泪,说不尽鄂家的救命之恩。

  阮显忠是幸运的,由于身体状况,他不愿给鄂族同胞再添累赘了,1976年返回上海,考入上海师范大学,现在供职于上海市教委、任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厅级)。

  阮显忠永远忘不了鄂乡这片情。他经常给家人、亲属、朋友讲下乡插队的历史和收获。在新鄂,他学到很多生产知识,做人的道理;学到了鄂家勇敢、勤劳、善良、热情、豪爽、执朴的民族品德,对他在上海的成长发展帮助很大。每每遇到困难和挫折,他就想起了在鄂乡的艰苦,产生毅力去克服,取得成功。

  阮显忠参加鄂族定居50周年庆祝活动,还特意把16岁的儿子阮烨程带来受教育,看看父亲新鄂插队走过的足迹,把父亲与鄂家结下的情缘代代相传。

  (2003.09.05)

作者:郝卫校 王玉民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董佳惠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