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团结镇在该市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积极探索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从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三方面入手,切实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在职党员能力提升。着眼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大力加强学习教育培训,切实增强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本领。镇党委针对不同文化、不同职业的党员干部实际和各村具体情况,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充分发挥“三会一课”、“远程教育”等载体平台在党员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对广大在职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党章党纪、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农村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党员的现代农业意识、科学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根据外出务工党员不断增多的实际,确定支部帮扶联系人,建立“一对一”的帮扶联系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确保外出务工党员能够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流动不流失”。
加强先进典型的培育和宣传,深入开展“双向带动”活动,在流动党员中开展“离乡不离党、致富不忘本”专题教育,通过大力宣传“双带”典型,引导更多党员发挥双带作用,带领本镇农民增收致富。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天津、青岛等地建立了外出务工党员服务站,及时为他们提供便捷服务。关怀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生活。对全镇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基本情况重新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及时更新了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统计台账,确定具体帮扶人和帮扶措施。在春节、党的生日等重大节日期间,镇党委和各支部分别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活动,给予适当的经济援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党员的心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