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农民,走起路来昂首阔步、做起事来雷厉风行,骨子里透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就是五大连池市发展村家庭农场主于海琴,几年来,承包耕地3万多亩,平均每年承包1万亩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种地状元。
要致富必须走家庭农场的道路,仅靠一家几亩地,是富裕不起来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她和村里妇女一起承包附近农场和部队农场的耕地,每户由几十亩到现在的几百亩,甚至达到上千亩。发展村形成了一支远近闻名的女子种地大军,于海琴就是这支种地大军的队长。
土地有了,于海琴了解到: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外销山东、辽宁、福建等地,价格能翻几倍。于是,她倡导大面积种植马铃薯,然后运往山东,引导山东农民种植。几角钱的土豆运到山东卖到近1元钱,于是在异地搞起了多品种同规格对比试种。她种植的“花525”、“荷兰7”等品种亩产达2000多公斤,不到一年时间她的马铃薯种子就占领了当地市场。每年200万公斤的种薯南下山东,被当地村民抢购一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于海琴成立了龙发综合贸易服务公司和种薯繁育基地。为储藏马铃薯种薯,于海琴投资32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储藏能力达2000吨的马铃薯储藏窖,成立了技术协会、科技协会和销售协会,为农民提供技术和市场咨询,负责农民种薯销售,并将马铃薯注册为“鹤鸣宇”品牌,把种薯打到了辽宁、山东、福建等7个省40多个市、县市场,生意越做越旺,每到收获季节,近百名客商云集发展村,争先购买。
2009年5月,于海琴组织全村妇女成立了发展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0万元,现有成员324户,合作社年种植马铃薯1万多亩,带动周边种植马铃薯3万亩,亩产2500公斤、纯收入1000多元,为社员增收1000万元。2010年,合作社被省评为两星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为了轮作,近两年马铃薯歉收,她看准市场又开始大面积种植玉米。2014年种植玉米5000亩,亩纯收入450元;2015年种植8000亩,亩纯收入550元,仅种植业一项,每年收入就达200多万元。她又购置了大型农机设备,保证了农业生产。
富裕不忘众乡亲。几年来,她共培养各类型致富女能手36人,由她牵头成立了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和部队、二龙山农场签订了租地合同,为扩大马铃薯种植提供了保障。看到姐妹日子好了,笑声多了,于海琴心里感觉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