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名叫李德俊,是黑河军分区空军地勤转业的军官。他老家在河北省农村,中等个头、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对人和气,说起话来有很重的河北口音。
李德俊在家排行老三。他母亲是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老人,两条腿很细,两只脚也很小,基本没有站着走过路,做饭做家务都是爬着进行,生活十分艰辛。丈夫早逝,她坚持把三个孩子拉扯大,付出的比一般母亲多得多。
李德俊离家当兵在外乡,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妈。想着老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生活过得困难,他把平时细心攒下的几千元钱给老妈邮去做生活费。谁想回家探亲的时候一问,老妈竟然不知道邮钱的事!看到老妈黑瘦黑瘦的,吃不好、穿不好,李德俊特别难受,就想着把老妈接到身边一起生活。接来之后,母亲不适应,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没办法,李德俊又把母亲送了回去。
后来李德俊转业了,在黑河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比在部队时大了许多,条件也不错,就又把老妈接了过来。老妈行动不便,一路上上下车他背着老妈,再在脖子上挂着喝水的杯子和零食,身上挂着换洗衣物,嘴里叼着火车票。看着他“全副武装”,着实令人感动又心疼。就这样折腾了好几天才到了家。
把老妈接到黑河后,李德俊夫妻二人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邻居们经常看见他背着老妈上下楼,打着伞推着老妈在江边溜达,连黑河市每年开运动会,娘俩都一定到场观看。冬天天冷,母亲不能出去,李德俊就做了小板车,让母亲可以坐在上面各屋转转,十分方便。
母亲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八十九岁那年,老妈患上了大小便失禁,经常拉、尿在裤子里,李德俊就准备了六七条裤子随时换洗,还买来尿不湿,从不让老妈湿着。为讨母亲欢心,李德俊还买了很多各式各样的小玩具,既让母亲开心,还能锻炼手脑。老妈牙口不好,李德俊就把水果蒸、煮之后喂给她,真是“水果不离口,玩具不离手”。李德俊说:“不仅孩子需要玩具,老人也需要玩具,不然多寂寞啊!”
一年春天,李德俊从早市上买了两只小鸡,在阳台搭了鸡架,精心饲养。待母鸡下蛋了,他拿着新鲜热乎的鸡蛋放在母亲手中,母亲乐得合不拢嘴。母鸡不能天天下蛋,李德俊就买来鸡蛋放在母亲手中,让母亲每天都能高兴一下。母亲说:“这母鸡怎么这么能‘填和人’呢。”
老妈不想百年之后把老骨头扔在黑河,总想着埋也要埋在老家,李德俊就又把老妈送了回去。没想到,这一别,老妈去世了。李德俊哭声震天,“儿子不孝啊,没把老妈伺候好,从此再也没有报答的机会了。”全村的人都来送别老人,都夸德俊是一个大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