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河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分级分层分类培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锻炼干部,使检察干警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显著提高,司法行为不断规范,执法公信力持续提升,用实际行动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高校为平台强化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
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公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黑河学院喜迎一批又一批特殊学员,他们就是来自边城黑河的检察系统干警。短短的三年间,先后有300多名干警步入高校“深造”,占全区检察干警的80%。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特别设置了赴上海市浦东区检察院、杨浦区检察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等检法机关实践环节,现场观摩远程提审,实地感受发达地区检察机关院容院貌,面对面地交流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收获。
为提升干警的道德素质、人文修养,培训还增设了《检察干警道德修养与心理调适》、《决策思维与领导能力提升》、《国学之法学智慧》等专题讲座,全方位提升干警综合素能。该院因地制宜,依托黑大法学院和黑河学院俄语系师资,培养了10名中俄法律、双语人才,既能熟练掌握俄语会话,又精通俄罗斯法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今后两岸携手办案,奠定了基础。
从市院到基层,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干警,学习业务蔚然成风,2015年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发表各类宣传稿件、业务交流文章116篇。
实战演练多措并举比学氛围浓厚
近三年,为提升执法办案能力,黑河市院多措并举,实战演练、比武练兵、以考促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设立“黑河检察讲坛”,交流学习成果,分享办案体会,共有30余名同志登台一展风采。
为激发干警参与热情,院里不断完善“黑河检察讲坛”奖励机制。将每次授课情况纳入个人业绩积累进行量化考核,同时采取课后测评的方式,优秀票达到85%以上者,列入黑河市院兼职教师库,其教案作为精品课程进行推广;优秀票达到90%以上者,年终评优,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为扩大学习效果,黑河市院在内网开通“黑河检察讲坛”栏目,外出学习回来后上传学习教程、交流学习心得,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
如果说检察讲坛是静态培训的话,体验式培训以实战式、案例式等教学模式为突破口,采取现场模拟演练的方式,使培训科目趋于合理、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实现了培训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一位参加过公诉部门科务会实训的检察官深有感触地说,体验式培训,从理念到实践,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提升,从失误中学习,于试错中纠错,练即所用、用即所学,学练结合,效果突显。
把提升素能贯穿于全年工作中,根植于每个干警的思想理念里,以赛促学,学赛相长,黑河市院在全省各类业务竞赛中10余人获奖,黑河市院多次获团体奖项。
挂职锻炼加快基层业务骨干成长步伐
加快基层干警成长步伐,拓宽基层业务骨干成长空间,是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牛鼻子工程”,市院党组一班人对此有深入共识。检察长乔洪翔亲自深入6个基层院,选拔年轻干警和业务骨干到市院历练,两年来,共培养基层业务骨干近30人,压担子、给位子,放手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两年中,先后有21人步入反贪局、反渎职侵权局、公诉科等重要业务部门任副科长、助理检察员等职。为适合检察机关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该院对“挂职”干部实行全面培养、综合提高、交叉挂职的方法,使其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嫩江县反贪局副局长卢宪荣,去年8月赴市院反贪局侦查科挂职锻炼。短短一年间,承办、经办案件10余起。其中一起贪污案件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该案涉案时间长、取证难度大。他和同事们经常加班,一年有半年时间外出办案,吃了不少辛苦,也积累了一笔丰富的办案经验。
许多年轻挂职干部都是在多次办理疑难复杂案件过程中成长进步的,目前,他们已经能够独当一面。35岁的高俊阳,到市院挂职后,专门研究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挂职期间,参与了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哈三精”案件起诉,法庭上,他沉着应对,指控犯罪有理有据,取得了良好的庭审效果。曾六次受到国家级表彰的郭爱云,借调到市院后,“把上访人当成亲人”,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已经成为黑河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的一张亮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