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了。每次假期结束前,孩子们不禁都要感叹: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好像还没有玩儿够,假期就结束了!甚至有些家长也开始惆怅:早早起床、做早饭、送孩子上学的日子又要回来了!
不过,老师们建议,是时候收收心了,为开学做好准备,调好你的“生物钟”。
调一调作息 温一温功课
开学前几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按照上学期间的作息调整好生物钟,尽可能地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用餐,并每天坚持做一些户外活动,恢复体能。
检查自己的寒假作业,看看有没有疏漏并简单回顾上学期的知识要点。如:英语单词,数学、物理的公式、法则、定律等,适当温习功课才能在新学期里“温故而知新”。
提前确立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进入新学期,学生应该有新的计划和打算,可以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好好计划和梳理一下。例如下学期哪些学科的功课要加强?学习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新学期要不要发展什么新特长等,计划的内容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期望要在合理范围内,不能过高。开个家庭会议也是不错的主意,父母和孩子一起谈谈假期的收获和体会,聊聊新一年的目标和期望。每个学生在面对一个崭新开始的时候对自己都是有期待的。
预习新学期的功课,如:语文通读课文,英语预习单词,数理化预习前几章,找出自己的疑难点等,有的放矢地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另外,还要检查自己的学习用具是否齐备,适当补充新的文具。
开学初期这些问题比较常见
根据以往的经验,开学初期学生们普遍容易出现这些问题:胃肠功能失调、视力疲劳、过度放松。假期中很多学生饮食不规律,消化系统很难适应,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容易困倦。假期结束前,家长应尽量为孩子准备清淡的饮食,鼓励孩子做一些有氧活动,让孩子的身心一起动起来,恢复胃肠的正常工作状态以适应开学后的饮食规律。
大部分孩子在假期里都有用电脑、看电视的习惯,持续一个假期下来,容易出现头晕眼花、眼睛发干、重影、酸痛等症状,特别是长时间受到屏幕闪烁的刺激,极易产生视觉疲劳。因此,这几天要适当减少用眼,让眼睛充分休息。同时,适当摄入动物内脏、瘦肉、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让眼疲劳尽快得以缓解,以利于开学后的学习。特别提醒孩子们不要乱用眼药水。
还有一些孩子由于假期里过度放松,整个人的状态过于松懈,导致不想上学,难以适应相对紧凑的学习生活。这时候,家长要多给孩子些鼓励,督促孩子多喝水、多吃果蔬,以补充维生素,保证起居有规律,积极进行户外运动,让孩子有好的情绪,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消减懒惰情绪,让孩子兴奋紧张起来,由疲惫消极变为主动积极。
相关链接
开学恐惧症也叫假期综合征,指的是在度过假期后出现的适应不良状态,并不是医学意义上的疾病,而是人们在面对由放松到突然紧张的巨大变化时,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的不适反应。假期过后总有一些人对上学产生心理恐惧,学习中精神不能集中、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不想上学,甚至请假逃避,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健康状况。
出现类似的情形,要及时向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员倾诉,把负面情绪、压力释放出来,让自己身心放松,通过完成学校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让自己回归良好的学习状态。
对于已经开学却还在综合征中挣扎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很重要,能够起到帮助调整的作用。家长可以从“正思维”引导,解释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困境,提出解决困难的具体办法,让孩子学会用平常心接纳变化,而不能只是责备孩子适应能力欠佳。开学伊始,老师也不应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应以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多鼓励学生与同学交流,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上学的幸福和快乐,逐步纠正假期中的不良习惯,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据《大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