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偶然的情况下,我读到了袁卫星《诗人》这首小诗,诗的内容不长,但却很有韵味,诗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并加以别具一格的改造,读起来真的是既押韵又有一种幽默感。
这首小诗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了中国古代的诗词,那种讲究格式、平仄的文体,读来朗朗上口,而诗人仅用短短几个字就能清楚的表达自己思想的文学表达方式。
可现在又有几人写诗呢?近代流传下来的“古诗”、“古词”我见的极少,反倒是现代诗见得多了,不是我说现代诗不好,而是我对我们传统的古诗、词逝去的一种惋惜。
我喜爱古诗的短小精悍、字字珠玑;也爱古词的长短交错、余韵悠长。据一项调查显示:外国人听歌更注重旋律,而中国人听歌却更注重歌词。这一现象何尝不是中国人受诗词文化影响的一种表现?
无数的古诗、古词就像是一道道珍馐美味,满足着中国人精神的味蕾,所以中国人看文章是挑剔的:好的文章要意境美、语言美,更重要的是情感丰富……不过这也难怪,每天被那些押韵且上口的词句熏陶着,又怎能容忍毫无美感的文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