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3月1日讯 北安市昌泰水泥公司是北安市2008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总投资1.1亿元。该公司在董事长闻志刚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令人惊叹的快速发展之路,从筹备到建厂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各项设备全部安装到位。2009年5月,公司进入试生产运行阶段。仅半年时间实现利税1000余万元。
而立之年的闻志刚,部队的经历锻造了他坚毅、睿智、勇往直前的性格。2008年8月,作为北安市的重点招商企业,闻志刚率队入住北安,成立了北安昌泰水泥有限公司。
开门迎来满堂红
为了加快企业的建设,闻志刚在筹建企业的8个月的时间里,带领技术人员起早贪晚,没日没夜地工作在筹建一线,先后完成了企业选址、建厂、安装设备、人员培训、产品生产等一系列程序,使公司进入良好的运行状态。闻志刚特别注重企业的技术力量的蓄积和培养,企业现有员工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5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36人,强大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科学管理经验是昌泰水泥发展的坚实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使昌泰水泥的产品经过省市等上级管理部门抽检和送检,出厂的产品合格率全部达到了100%。为了让企业实现开门红,昌泰水泥有限公司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每一个环节都打好了提前量,这边企业建厂、那边组织员工进行培训,这里设备安装,那里就开始购进生产原料。
2009年5月,企业开始了试生产。在试生产阶段,企业日生产水泥就达到1400多吨。有了好产品就不怕没销路,产品刚一问世,克东、孙吴、逊克、五大连池等周边市县的买家就登门求购产品,昌泰水泥的产品一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去年仅半年时间,生产水泥20余万吨,销售收入达5000余万元,企业实现利税1000余万元。
团结创新写佳绩
作为年轻的知识型企业家,他确定了“团结、创新、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闻志刚致力科技引导创新,使公司实力不断壮大。他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并完善落实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审时度势,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2009年集团上缴国税1096万元,地税109万元。他把创新列入企业文化之中,提出“文化为本,创新为魂”。他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如不创新就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为使企业不断开拓创新,他引用现代化设备施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创效益。
闻志刚十分注重企业的形象建设。从厂区的规划、绿化、板报走廊、建筑物的立面造型到办公室的标牌字体,他都精心策划,精心设计,使每个客户一进厂就会感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整洁幽雅的工作环境,井然的工作秩序,到处都显露着令人信服的企业良好形象,如今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的厂区已经规划成型。
他还亲自组织班子成员学习科学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公司不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并请北安市委党校教员到公司给员工讲法律常识和市场营销学,增强员工法制观念。
2009年,闻志刚被选为北安市人大代表,被企业联合会评为“北安市民营企业家”。在闻志刚的带领下企业曾先后被北安市政府命名为“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产品质量信得过单位”。在全省表彰大会上,闻志刚被评为2009年度黑龙江杰出民营企业家。
报效社会展宏图
作为年轻企业家,闻志刚为集团发展明确了目标,他在描述公司核心价值观中第一句话就是“感恩国家、报效社会”。他说:对于企业来讲从建厂到产品生产,整个过程一般都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昌泰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速度是与北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分不开的。我们不能忘怀从洽谈项目、厂房选址再到产品投产,北安市政府各相关部门竭诚为我们提供最优良的服务,一站式办公、完费,为我们节省了许多宝贵时间。昌泰企业要为北安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回报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支持。2009年12月份成功收购大兴安岭吉文水泥有限公司。计划建成一个产、销一条龙的大型原料生产基地。
闻志刚还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2009年,昌泰公司先后招聘大学生8名,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还安排25名下岗职工再就业。企业满负荷年产值可达2亿元,可吸纳城市周边剩余劳动力100余人。现在企业员工的月平均工资达到1400元。
在企业生产有序推进的同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昌泰公司将有6个子公司改编成昌泰集团,成为以经营水泥、运输、物流、啤酒为主,囊括北安市昌泰运输公司和黑龙江昌泰物流公司、北安市昌泰水泥、北安市冰凌啤酒有限公司、海伦市昌泰工程运输公司、五大连池宝泉啤酒饮品公司、大兴安岭吉文水泥有限公司的集团企业。
新年伊始,闻志刚正带领全体员工规划昌泰美好蓝图。昌泰水泥有限公司2号生产线设备正在紧张安装当中,设计生产能力将提高到120万吨,总投资将达到1.1亿元。2010年,昌泰水泥计划生产6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4~2.6亿元之间,上缴利税3000余万元。闻志刚率领企业创出了从零起步、跨越式发展、实力连年攀高的辉煌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