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2月23日讯 进爱辉区幸福乡小黑河村,浓浓年味儿扑面而来。对联、福字、挂笺儿、红灯笼与农家手工制作的干枝梅花映雪增辉;拎着大、小礼包走亲戚串门儿的人们,笑容满面,熟人之间相互道一声“过年好”,充满融融暖意……中华民族传统的年文化在这个小村表现突出。
团聚助祥和
春节最讲究的就是团圆。年三十,全家老少吃团圆饭,守岁看春晚,放鞭炮吃饺子,是一年之中最幸福最高兴的时刻。
在俄罗斯种菜的张光林、张光显老哥俩儿节前就回到村里,为的是与老母亲和妻子儿女团圆过年,初五就要赶回俄罗斯忙农活儿。有些在省内外工作或打工的村民回村与家人团聚几天就匆忙返城。春节不能回家的年轻人用网络、短信、打电话的方式向父母、亲友送上祝福。
节日里,村民们利用仅有的空闲走亲访友,会同学、战友,举杯畅饮,品尝年味,要的就是团圆的氛围。村里的老户亲属朋友多,相聚的饭局排到正月十五还是排不完。
老少齐欢笑
老年人盼着过年,盼的是全家团圆,过的是种心情和风俗。63岁的李忠,4个儿女已结婚独立门户,生活都很富裕。他与同龄的老伴隋秀华经营15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去年轻松收入3万多元,老两口小日子过得美满顺心。李忠年前早早把鸡、鱼、肉等年货准备齐,从小爱放鞭炮的他还买了100多元钱的鞭炮,除夕夜与儿孙们比赛放炮,活出个精神来。
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村116名60周岁以上的老人节前首次领到每月55元的养老金,他们与李忠老两口一样开心过大年。
孩子们盼过年,盼的是穿新衣、放鞭炮和拜年的压岁钱,感受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欢乐。张正纯10岁的孙子张胖儿,奶奶给了400元压岁钱,加上爸妈、叔婶给的,足足有600元装进了腰包。除夕夜,村里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在一起放鞭炮、打雪仗,笑声、叫声融成一片,让小村的大年夜更加温馨。
乐中忙增收
过年,不仅好吃好喝、又玩又乐,忙着干活、谋划今年的生产成为村里的新风俗。
50岁出头的种菜能手侯顺岭,1月21日率先在塑料大棚里点火烧起地龙和铁炉子化冻土,过了年在200个池子里撒籽种水萝卜,3月中旬抢占黑河市场,头一茬蘸酱菜保收6万元。在大棚里栽发芽葱、种细菜的20多户村民,已点火烧暖窖子,开始育苗。全村7个养鸡大户过年更忙乎,往城里送鸡蛋,给鸡喂食,收拾鸡粪,过年像往常一样得不着休息。奶牛养殖户喂牛、挤奶,正月初二就去市区早市售鲜奶,给市民送上节日健康食品。另外,在城里宾馆、饭店打工的村民过年不放假,继续坚守岗位工作。也有赴俄罗斯做服装生意的村民,抓住节日商机在国外挣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