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月28日讯 嫩江县畜牧兽医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连续几年来确保无重大疫病发生。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全面做好动物常规免疫工作
1、加强落实动物疫病预防性措施指导和监督工作。指导和监督动物饲养者依法履行对动物实施预防免疫接种和消毒灭原义务,通过监测对预防效果实施有效监督。指导和监督饲养场和养殖专业户建立免疫档案,加戴畜禽标识,逐步完善动物和动物产品追溯监管体系。
2、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一是禽流感(AI)的防治。加强疫情的监测与预报,防疫工作要坚持“三个依靠”和“三不口号”即依靠科学、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漫延、人间不感染。切实做好AI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免疫密度要达到应注禽只的100%。同时抓好流通环节的检疫及消毒工作,严防疫情传入。二是牲畜口蹄疫(W病)防制。第一杜绝外疫的传入。重点是抓好流通环节的检疫工作。抓好疫苗接种和补针工作,按省市业务部门要求,及时开展好口蹄疫集中强制免疫工作,使常年免疫密度达到100%。三是猪瘟、猪蓝耳病、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和鸡新城疫、禽霍乱等疫病的防制。猪禽疫病的防制要实行定期防疫和常年补针的办法,免疫密度达到上级业务部门要求。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
对畜禽饲养场及其产品交易、加工、贮存等场所开展重点消毒工作,规定消毒药品品种,规范消毒程序,检查消毒效果。加强对财政补贴疫苗供应发放的监督管理,按照封闭运行、逐级发放和健全手续的原则,做到疫苗入库验收、库存保管、出库验发数量准确。不断加强和完善冷链系统建设,确保疫苗储运条件达标,确保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严厉查处疫苗供应发放和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广大养殖户真正得到疫苗补贴实惠。
3、加强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制度。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疑似疫情,都要按规定程序及时准确上报,并采取临时性的控制扑灭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各乡镇疫情报告员要准时进行月报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确保疫情报告信息及时畅通。
4、注重工作细节,在往年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疫苗发放细化到村屯,根据各乡镇的畜禽实际存栏量估算疫苗需要量,各乡镇也进行逐级下放,将疫苗下摆到村屯,村防疫员签字后将疫苗发放情况明细表上交县兽医卫生防疫站,有效避免了疫苗的浪费现象,做到了疫苗应免尽免,苗尽其用。
二、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准备工作。
进一步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要提高警惕,增强防控意识。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应急措施落实到位。积极为政府部门当好参谋,不断完善和细化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开展应急预备队应急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不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为及时、有效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做好充分准备。
三、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优化村级防疫队伍。加强基层防疫员的技术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免疫程序、疫苗保存、免疫接种、消毒等操作技术,确保免疫效果。
四、认真组织开展免疫效果检测和评价工作,秋防后根据嫩牧发[2009]7号《嫩江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区域督导责任制方案》的要求,分片包乡,督导责任区免疫进展情况,结合这次市局领导检查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进行限期更正,对漏注畜禽进行补免,对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不达标的村屯进行重新注射,整改后对于仍不达标的乡镇进行全县通报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