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月25日讯 作为农业大县,嫩江县把农业科技建设作为中心工作,通过实施农业技术培训、科技园区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等举措,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了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2009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县粮食总产仍然达到了91.14万吨。
农业科技培训驱动。嫩江县通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2009年,全县共举办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培训班260期,电视讲座3期,播放农业实用技术教学片187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8万份,接待农民咨询1500人次,举办科技大集4次,累计培训农民7.6万人次。
科技园区示范引动。嫩江县按照“高标准起步、高水平建设、高效益示范”的原则,建设了1个占地300亩的县级农业科技园区和14个总占地2300亩的乡镇科技园区。县级园区设立了小麦品种对比试验等20多个展示区、日光节能温室以及农业有害生物观测场,2009年又新引进大豆、小麦、甜菜、马铃薯等作物品种65个,扩建了百米的瓜果长廊参观步道,新建了千米的水泥路面和万米的园林绿化花木展示区。每年到园区参观学习的农民络绎不绝,带动和培养了千余户高产典型示范户。
场县合作共建促动。在与农垦九三分局的合作共建中,垦区精良的农机装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栽培技术让嫩江农民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而粮食产量上的差距更激发了他们“比学赶超”。2009年,全县农场模式化栽培、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了270万亩。秋整地以浅翻深松和秋起垄为主,总面积达到420万亩,80%以上达到待播状态。全县还组建了13个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
粮食高产创建拉动。嫩江县连续两年承担了国家及省级的粮食高产创建任务,在创建活动中,全县加大农业实用技术、优良品种推广力度,搞好规范化栽培和科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作物的单产和总产。去年,全县作物良种率达到96%以上,高产创建核心区高产栽培技术标准率达100%,示范区标准化率达95%,辐射区标准化率达85%,农业机械化综合程度均达到100%。共落实大豆、小麦高产创建面积221.927万亩,实现增长1.06亿斤,增收1.1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