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北药开发,是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基本情况
从200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保护野生北药资源,实施规模化种植,推进北药开发的战略构想。并在全市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黑河市北药开发规模计划达到30万亩,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其中,爱辉区再建7500亩园参基地,北药种植面积达到16000亩。逊克县五味子基地达到47940亩、林下参基地达到21375亩、园参基地达到17850亩,总计达到87165亩,总产值达到67亿元。嫩江县建成20万亩符合国家GAP标准的北药研发种植基地,实现年产药材16万吨,年产值近10亿元的目标。形成爱辉区、嫩江、逊克、孙吴北药开发带。
据统计,我市目前已完成北药种植57421.7亩。爱辉区完成5860亩,孙吴县完成8146.7亩,逊克县完成20415亩,嫩江县依托兴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建立了集北药种植、种苗繁育、科技研发、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基地,推行订单式北药种植,规模化经营。2008年种植甘草、黄芪、黄芩、防风、赤芍各600亩,与几十个种植单位签订了2万亩回收协议,预计年产药材1.6万吨,产值达4亿元。
北药开发的优势和机遇
省委省政府对北药开发高度重视。已经把北药开发列为全省重点项目专题推进,拿出专项资金投入到新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扶持各地中药材的种植。
我市具有一定的北药开发基础和优势。一是建有黑河三精、孙吴三精等医药生产厂家。二是具备理想的北药种植地理环境和适合中草药种植的251.4万公顷林业用地。三是野生中草药资源比较丰富。四是具有与俄罗斯开展技术合作、生产加工、原材料进口的条件。
北药开发面临着机遇。我国南方经济发达,药材开发的成本高,各医药生产企业对药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目前已有许多的南方医药集团开始把目光投向北药,把投资转向北药开发。
几点建议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一是与省政府有关部门工作对接。成立由市政府有关领导为组长,由科技局等部门和有关单位组成的加快北药开发推进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北药开发推进工作。二是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领导和推进工作。三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北药开发规划,明确近期发展目标和任务、工作措施和推进办法。四是鼓励成立民间协会组织,壮大北药开发队伍。
加大导向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不断扩大投入规模。二是政府设立北药开发专项基金。对北药开发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种植基地、科技含量高的加工企业、附加值高的产品进行支持;对地道药材优势品种GAP认证,企业GMP改造认证进行补助;对企业研发国家级新药,新品种买断,高科技药品批号申领进行扶持;对作出优异成绩的科技示范园区(点)、种植大户,营销组织和经纪人进行奖励;对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的专家、技术人员给予经费补贴。三是做好金融部门的工作,扩大北药开发的贷款规模。四是出台有利于北药开发的投资政策,积极吸纳民间资本。
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加强我市的医药科研机构建设,加大科研力度,组织专家学者对重点、难点课题集中攻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各药品生产厂家要积极参加到北药开发中来,把北药开发列为企业科研重点,增加科研投入,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北药产品;积极做好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充分发挥北药种植示范园区和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量、质量,增加经济收入;保护野生药材资源,建立野生药材自然保护区,促进天然更新。
努力拓展合作空间。积极与省内外中医药大学、研究院所联姻,借梯子登高;借助我省北药综合开发的人才优势、已初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发展模式、南方的科研成果和产品优势,提高我市北药开发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充分发挥科技推广机构和各种协会、科研单位的作用,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重点完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建立多层次的信息服务体系;积极谋划靠大靠强,联营联牌工作,引进资金和人才,引进产品和工艺,引进信息和技术,走新型医药工业化道路。
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在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的同时,要借助外力求发展。紧紧抓住南方市场向北辐射,南方企业向北转移的有利契机,加强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工作。尽快引进现代生产厂家,提高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抢占北药开发的制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