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月11日讯 嫩江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采取措施引导扶持农民发展养蚕业,目前,柞蚕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去年,在全县种植业受灾减产的情况下,蚕业生产仍然实现了高产稳产,创造效益超过200万元,蚕农收入达到8000~10000元。
抓质量为蚕业高产夯实基础
嫩江县坚持科学管理、科学放养的方针,通过购进优良蚕种,聘请名师指导等举措,有效地解决了蚕种质量差、生产数量少等难题。2009年,县蚕种场从内蒙古阿荣旗购进优良蚕母种5万粒,从省九龙山蚕种场聘请了技术专家来场指导生产,生产中严格执行良种繁育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引种、制种、催青、放养各个环节都坚持严字当头,严格把好质量关,为蚕种的优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年共放养了35.5把蚕种,收合格种茧250万粒,经省蜂总站检查验收全部合格,各项指标均名列全省第一。蚕种场也实现收入8万多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
抓技术提高养殖的科技含量
县蚕业管理站在全县大力推广普及科学养蚕,技术人员积极深入山场和农户家中,帮助解决挂茧制种、催青、上山、移蚕、摘茧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难题。管理站还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现场指导、开通咨询服务电话等方式,确保蚕农及时掌握养蚕新技术,提高了科学放养水平。2009年,全县共放养柞蚕130把,在面临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单把平均产量仍然达到了800公斤,共创造经济效益240万元。
抓典型带动全县养蚕业蓬勃发展
蚕业生产投入少,见效快,只需3个月的时间就可获利,而且不争农时,不占耕地,是一项农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嫩江县在发展蚕业生产中,注重培养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引导更多的农民从事蚕业生产。前进镇东升村农民尹景志家共有5口人,光靠种地收入微薄,生活比较困难。自从他发展蚕业生产后,家庭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实现了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用他的话说:农忙务农,农闲养蚕,种地带养蚕,一年收入顶两年。目前,嫩江县的养蚕户已达到百余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