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月8日讯 在我市第二十二届科普之冬活动中,爱辉区水产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务实的工作作风,送技术服务到农家,为水产养殖户解难题,排隐患,使养殖户避免了巨大经济损失。去年12月20日,爱辉镇养殖户何凤琦家6000公斤优质黑龙江野鲤原种因技术人员及时施救幸免于难,群众纷纷称赞这样的科普之冬活动好。
在去年的科普之冬活动中,爱辉区水产局把推广鱼类越冬技术服务放到第一位。刚一入冬,他们就配制齐全测氧药,并对辖区内5家越冬池调查跟踪,目前已发放测氧药3套,出动技术人员12人次为渔民测定溶解氧。去年12月18日,当接到爱辉镇养殖户何凤琦电话,得知他家越冬池出现死鱼现象时,局有关领导迅速组织三名工程师驱车直达现场。何家越冬池面积15亩,冰下水深4米,池内有优质黑龙江野鲤原种6000公斤,一旦缺氧将会导致鱼类全部死亡,后果不堪设想。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凿冰取水样,测定水样后发现中层水的溶解氧仅有1mg/L,属极度缺氧,鱼类已处于极度危险状态。技术人员又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使用四吋潜水泵长距离循环水曝气为越冬池补氧。20日养鱼户高兴地反馈回消息说,水中溶解氧已达到8mg/L,“暗流”边的鱼又回到深水区,没有再发现死鱼。发生过类似情况的还有罕达汽镇双霞水库,也因发现及时,技术服务到位,为养殖户避免了更大损失。
爱辉区水产局还根据实际情况,先后4次组织参加西岗子科普大集、爱辉镇科普大集活动,广泛地在群众中宣传网箱养殖、河蟹养殖、驯化养殖等技术,发放各类宣传单850余份。同时筹划举办渔民培训班4期,培训的人数200人次,把养鱼的先进技术送到渔民的手中,提高全区渔民的整体素质。他们还制定《科普之冬活动责任状》,明确每个技术人员的责任,实时跟踪问效,做好科普宣传、技术服务到位,确保鱼类安全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