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黑河时政 | 社会新闻 | 政经新闻 | 文体新闻 | 边境旅贸 | 民生新闻 | 新闻纵深 | 黑河概览 | 评 论
时空黑河 | 生态黑河 | 外媒看黑河 | 新闻专题 | 俄罗斯信息 | 电子相册 | 服 务 | 分类广告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  ·汛期出游安全注意事项  ·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  ·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  ·防汛防灾知识  ·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  ·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黑河增进相互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8
http://heihe.dbw.cn   2010-01-08 09:25:48

  东北网黑河1月8日讯 古往今来,人们从没放弃过对健康的追求,救死扶伤更被视为神圣的职业。医生用满腔热忱和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病患则用妙手回春、再世华佗等美词佳句感谢医生……

  千百年来,医患之间相依相存、投桃报李,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潜在的默契。

  职责,意味着奉献

  对于普通人来说,节日是休息和团圆的日子,而对于医生而言,节日依然是工作日。

  今年元旦,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的值班大夫于洁依旧没有休息。为了保证元旦期间的接待质量,她和她的同事们轮流值班。于洁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外伤等急症病人就会增多。从医的二十几年里,她甚至从未在家中吃过年夜饭!

  “现在医院环境好了,大夫服务也没得说,元旦都不休息……”1月2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里,来自爱辉区大五家子的崔某一边看着丈夫的点滴瓶,一边跟记者说。原来崔某的丈夫肾结石急性发作,本来还担心元旦期间不会有大夫看病,却没想到急诊24小时不休息。

  在急诊室的另一头,护士董思琪正在为一个被电刨割伤了手指的小伙子缝合伤口。“没事,伤口没那么深,很快就会好的……”董思琪一边为小伙子缝合伤口,一边不停地安慰他。

  由于人手不够,孩子刚满一岁的董思琪,和其他同事一样工作在岗位上,因为没有时间逛街,只好趁着午间休息的间隙,到医院旁边的小店为儿子买了个小玩意儿作为节日礼品。“是不是很可爱?”董思琪将新买的“喜洋洋”玩具给同事们一一展示。

  加班加点是医疗工作常事。医生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只要病患需要,医护人员必须随叫随到,无论你是在饭桌上还是在睡梦中。”除此之外,医生和院方有时还要充当公益角色。记者了解到,2009年仅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家,就收治“三无病人”11例,还为他们垫付了医药费。在无家人照顾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不但要帮助病人完成各种检查,还义务充当护工角色,喂水喂饭、擦屎端尿。

  院方:创建“群众满意医院”现如今,人们对医疗环境和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医生不断自我充电,院方更是想方设法满足病患的就医需求,努力建成“群众满意医院”。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看到,每个病人入院时,都会和院方签订医患协议书,协议书上,患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院方还对病人的治疗费用情况实施一日清单制,即每天发生的费用,病人都会在第二天获得一份“知情单”,在单据上明确标明收费信息。在病房,刚刚入院第二天的病人王女士指着“知情单”告诉记者:“现在医院想得可真周到,这样一来,我们病人的心也托底”。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负责人说,这种方式是出于对病人知情权的保护,也是为了增进医患沟通,让病人清清楚楚治病,明明白白花钱。与此同时对医护人员也起到监督作用,避免了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据介绍,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医院加强了对采购和使用药品的监督管理,确保药品采购公开、透明、规范运行。针对全国医疗纠纷事件频发的情况,院方还建立了防止医疗纠纷的预警机制和处理机制,对治疗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杜绝医疗事故、差错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要求医生注重个人修养,尽量避免争执的发生,一切以治病救人为重;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坚决纠正和查处收受“红包”、回扣等以医谋私现象。

  医患和谐需双方努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文化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环境、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态度也不尽相同,医患关系时而出现一定的摩擦便不可避免。诸如殴打、辱骂医务人员,损毁重要医疗设备等事件也偶有发生。

  对于医患关系问题,在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了20多年的于洁颇有感触:“以前,绝大多数病人能够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但现在不一样了,很多病人很‘自我’。”

  据了解,有些病人凭借自己掌握的医学常识,质疑或否定医生的治疗程序。更有些病人来到医院直接就说自己得的什么病,指定让医生开某某药治疗,拒绝医生为其进一步诊治。个别病患及亲友情绪失控,甚至采取打医生、砸器械的过激行为。虽说这样的病人只占少数,但对医生的治疗过程却是造成了一定障碍。

  去年已经怀孕6个月的护士董思琪,在为一名刀伤患者缝合时,突然另一伙人闯入对所有人一阵狂打,董思琪也被推倒在一边,差点流产。就在前不久,几名醉汉一进急诊室,不由分说,便对医护人员拳脚相加,部分医疗器具也被损坏。据院方初步测算,仅去年一年,被患者及家属损坏的医疗器具价值超过万元,不但损坏了国家财产,也影响了对其他病人的正常救治。由于此类现象屡有发生,院方只得把警察请进医院,设立了警务室以维护正常医疗秩序。采访中,很多市民对殴打医生、损坏医疗器具的行为感到愤慨。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先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先生认为,此种行为不但会耽误治疗,还有可能触犯法律,实为不明智之举。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市民对目前我市的医疗环境和服务质量表示满意。对于如何构建和增进医患关系的和谐,许多医护工作者和患者都表示,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有着独立的人格,医患之间是平等的,彼此的人格尊严都应受到尊重。医院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谅病患的心情;患者要做的是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理解、包容;社会各方面应给予医疗更多的关注、支持。

作者:梁照华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